首页 >> 公告栏

水利部水工程建设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开放研究基金申请指南(2024年度)

发布时间: 2024-07-11 来源:

为加强水利部水工程建设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内外广泛合作和学术交流,吸引实验室以外科研力量参与水工程建设与安全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共同推动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实验室设立了水利部水工程建设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通过“揭榜挂帅”方式集中攻关和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问题,现发布2024年度开放研究基金申请指南(以下简称申请指南),热忱欢迎国内外研究人员积极申请。

一、揭榜项目

榜单1:水利水电工程绕坝渗漏多源异构信息融合分析与三维展示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通过工程经验类比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检测,提出一种适用条件广、检测结果可靠可信的绕坝渗漏检测技术;开展融合地质条件、监测数据、检测结果以及数值仿真的多维信息的水库绕坝渗漏分析,形成绕坝渗漏原因及演化趋势的多源异构信息综合分析方法;结合工程地质勘探成果、结构设计文件,以及现场检测与数字仿真分析结果,基于BIM+GIS,形成能够进行多数据融合的三维展示分析方法,并且能够在不同的系统中进行集成。

预期成果包括:水利水电工程绕坝渗漏多源异构信息融合分析方法;基于BIM+GIS的渗漏相关信息的三维展示技术。

考核指标包括:申请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2篇(至少1篇为SCI期刊论文);登记2项软件著作权;提交项目中期报告和最终报告各1份。

榜单2:土石坝数字孪生体数据模型映射方法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土石坝长周期内多源异构感知数据的时间维度和几何维度融合方法研究;基于多类型土石坝几何模型、仿真模型、业务模型、数据模型的典型特征,研究多模型关联规则和集成方法,建立数字孪生体的动态关联关系;研究数据和几何模型映射关系的动态更新方法,实现数字孪生体数据和几何模型的自动化管理与同步变更。

预期成果包括:形成土石坝数字孪生体数据模型映射技术1项。

考核指标包括:申请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2篇(至少1篇为SCI期刊论文);提交项目中期报告和最终报告各1份。

榜单3:基于生物酶的水工程复合修复加固技术

研究内容:基于常见的微生物胞外聚合物,构建不同组分的生物酶复合体系,按照各组分浓度梯度进行单因素和全因素组分配比试验设计,对生物酶的有效成分进行筛选、提纯;系统开展多生物酶配比情况下不同土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检测与分析,对生物酶研发过程中的酶液原料组合与配比进行优化,提出生物酶固化水工程土体的优化配方;基于生物酶固化机制分析和试验测试,评价生物酶作用下特性指标增加的可能性与程度,及其土料强度特性演变规律,揭示生物酶固化水工程土体的固化和修复作用机理。

预期成果包括:自主研发1-2种目标酶液。

考核指标包括:发表论文2篇(至少1篇为SCI期刊论文);提交项目中期报告和最终报告各1份。

榜单4:考虑高山融雪、库底堆渣和泥沙淤积的库水温预测模型和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调研水库水温研究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构建可考虑高山融雪、库底堆渣和泥沙淤积的库水温预测模型,验证模型准确性;研发基于库水温预测模型的可视化计算程序。

预期成果包括:考虑高山融雪、库底堆渣和泥沙淤积的库水温预测模型;考虑高山融雪、库底堆渣和泥沙淤积的库水温预测程序。

考核指标包括:申请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2篇(至少1篇为SCI期刊论文);提交项目中期报告和最终报告各1份。

榜单5:混凝土坝现场检查信息异常识别算法

研究内容:文本智能分类及信息提取,研究选件信息的预处理算法,包括数据清洗、去重、语义切割等,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向量化处理算法,研究字符级文本特征提取和特征降维方法,研究向量化文本的挖掘提取特征和文本分类算法;混凝土裂缝定量化识别,研究混凝土裂缝图像的预处理算法,包括运用灰度模型、图像滤波、图像增强与二值化等,研究裂缝图像分割方法,对污渍噪声、混凝土表面毛刺噪声、块状以及条状噪声污染的裂缝图片进行分割,融合裂缝图像预处理、裂缝图像分割和裂缝特征提取算法,实现裂缝定量化识别;模块开发及优化验证,完成编程实现和模块开发,利用真实数据对系统进行测试,评估其性能指标,包括准确率、召回率、误报率等,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完成系统优化验证。

预期成果包括:混凝土坝现场检查文本智能分类及信息提取算法;混凝土坝现场检查混凝土裂缝定量化识别算法。

考核指标包括:发表论文1篇;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提交项目中期报告和最终报告各1份。

榜单6:水工安全监测模型智能匹配算法

研究内容:水工监测数据粗差识别智能算法匹配,针对水工监测数据,从数据质量、物理性质、数据序列性质等方面开展数据分类研究,针对粗差识别算法,从算法机理、特点及适应性等方面,开展算法特性研究及标注,在此基础上,研究粗差识别精度与算法机理、监测数据特征、数据质量、粗差分布形式、粗差数值范围等内在映射关系,进而建立水工监测数据粗差识别算法的智能匹配模型;统计模型分析因子的智能匹配,研究水压、温度、时效、降雨等因子对大坝变形、渗流、应力等结构响应的影响,对影响大坝监测效应量的主要物理因素拟定分析因子,构成全部因子集,依据大坝响应基本物理规律,建立监测物理量与可能的影响因子的匹配关系,对分析因子进行显著性判断,逐步选择合适的影响因子集;针对不同坝体部位的在线监控及异常智能推理算法,针对不同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坝不同部位的失效破坏模式,建立结构效应指标融合安全度分析模型,开展大坝时变安全度的多效应量监测信息融合推理研究,研究多指标贡献度的邻域粗糙集度量方法,实现影响大坝安全的重点部位和关键指标辨识。

预期成果包括:水工监测数据粗差判别方法智能匹配模型;水工监测数据统计模型因子智能匹配模型;水工结构异常推理规则自动匹配模型。

考核指标包括:申请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1篇;提交项目中期报告和最终报告各1份。

榜单7:基于机器视觉的输水隧洞表观缺陷智能识别与重构的方法研究

研究内容:研发基于双目微视觉算法的隧洞缺陷关键特征提取与三维重构技术,实现缺陷的精确三维定位和形态特征的识别;基于隧洞缺陷建立隧洞的数学模型,探明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缺陷对隧洞长期性能的影响规律,实现隧洞的动态管理和维护。

预期成果包括:基于双目微视觉,开发隧道衬砌缺陷关键特征提取与三维重构算法;构建数学模型,模拟和分析隧洞缺陷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考核指标包括:发表论文1篇;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提交项目中期报告和最终报告各1份。

榜单8:基于机器学习的超声相控阵混凝土缺陷图像智能识别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在前期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数值模拟与实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并制作不同内部缺陷(孔洞、裂隙、钢筋、充水等)的混凝土试验构件,获取超声相控阵混凝土缺陷数据;构建混凝土缺陷超声标准数据库,结合智能识别技术,实现混凝土缺陷的智能识别核心算法与模型。

预期成果包括:构建混凝土缺陷的智能识别核心算法与模型;开发混凝土缺陷超声数据智能识别软件。

考核指标包括:发表论文1篇;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提交项目中期报告和最终报告各1份。

二、申请要求

1、具备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有固定依托单位的研究人员(本实验室依托单位人员除外),均可在申请指南规定范围内提出资助申请。鼓励与本实验室研究人员联合申报,原则上不接受自然人申请。

2、项目申请、评审及立项等程序将按照《水利部水工程建设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3、本期开放研究基金拟围绕实验室研究方向资助,研究期限不超过2年。欢迎国内外本领域优秀人才与本实验室研究团队人员联合申报,并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资助强度5-10万元,申请书特别优秀的可以酌情增加资助经费。

4、开放研究基金项目资助课题至少应发表1篇以实验室为第一署名单位或以实验室成员为通讯作者的SCI检索高水平学术论文。署名格式见《水利部水工程建设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管理办法》。

三、申报程序

1、自本申请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受理项目申请,截止日期为2024年7月31日。本期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的开始时间为2025年1月1日,完成时间为2026年12月31日。

2、申报单位须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并签署审核意见。

3、申报单位及个人应按相关要求按时提交项目申请书一式2份(以邮戳日期为准),同时报送电子版文件(包括可编辑的申请书Word文档、PDF文档和盖章后的申请书扫描件PDF文档)。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田继雪  赵宇飞

电  话:010-68786293    010-68786550

E-mail:tianjx@iwhr.com     zhaoyf@iwhr.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0号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土所水利部水工程建设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邮政编码:100048

五、附件

1.水利部水工程建设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管理办法

2.水利部水工程建设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请书模板

分享到:

京ICP备0507336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700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一号  邮编:100038 管理员邮箱:news@iwhr.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7/15 0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