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告栏

水利部水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开放研究基金申请指南(2024年度)

发布时间: 2024-07-11 来源:

为创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和环境、加强水利部水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内外的广泛合作和学术交流,吸引实验室以外的力量参与水利部水工程材料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共同推动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实验室设立了水利部水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通过“揭榜挂帅”方式集中攻关和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问题,现发布2024年度开放研究基金申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热忱欢迎和邀请国内外研究人员积极申请。

一、揭榜项目

榜单1:水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长期性能演变及健康诊断技术与装备研究

研究内容:环境因素下水工混凝土全寿命期性能演变规律、微结构表征方法和识别技术及检测装备(设备)研究;新型水泥和胶凝材料与低碳绿色高性能水工混凝土研究;基于地缘材料的胶结砂砾石(土)应用技术与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水工沥青混凝土长期浸水下的性能衰减规律、老化状态识别及修补技术研究。

预期成果包括:开发微细观检测装备1套,探索建立在役水工混凝土(含沥青混凝土)材料性能与微细观结构的演变规律。

考核指标包括:发表SCI学术论文1-2篇;申报专利1-2项以上;研究报告1份;培养博士(或硕士)研究生2名及以上。

榜单2:碾压混凝土压实度快速检测新技术和设备研发

研究内容:研发碾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关碾压压实度的快速检测技术和相关配套设备,要求该技术不同于已有的核子密度仪和挖坑灌水法等常规检测方式;基于理论和方法论证可行,技术手段和配套设备经实践验证可靠,提出一套用于碾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碾压质量快速准确评价的技术体系。

预期成果包括:提出一套快速检测理论和方法;研发相关配套仪器和设备,并经工程实践验证可行。

考核指标包括:研发一套新检测技术和相关设备;发表SCI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申报专利1项以上;科研报告1份。

榜单3:混凝土骨料碱活性抑制新型材料研发与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以具有碱活性的骨料应用于水工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检索总结当前国内外相关抑制骨料碱活性的技术和材料,研究开发新型掺合料或外加剂等材料有效抑制采用活性骨料的水工混凝土的碱活性危害;探究新材料抑制碱活性的微细观机理,并试验论证该成果具有应用到实际工程的技术可行和经济可比的前景。

预期成果包括:开发新型抑制骨料碱活性材料;论证其抑制机理;新型材料具有工程应用前景。

考核指标包括:研发抑制骨料碱活性新型材料;发表SCI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申报专利1项以上;科研报告1份。

榜单4:薄涂型高耐候混凝土表面防护涂料(如天冬)开发与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研发新材料,开发新型结构涂料(如高官能度聚天门冬氨酸酯树脂),研究开发高耐水防渗型固化剂,研发高耐候抗渗透长效防护的混凝土表面薄层防护材料(如天冬聚脲);研究搭建薄涂型高耐候、低渗透、耐侵蚀的防碳化涂料配方体系,提出制作工艺、质控指标等技术体系。

预期成果包括:研发一种薄涂型(≤0.5mm)混凝土表面高耐候长效防护薄层防护材料;研究提出材料制作工艺、质控指标等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包括:发表项目相关SCI论文不少于1篇;开发一种薄涂型防碳化涂料产品;申请专利一项;科研报告1份。

榜单5: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材料研发与应用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发混凝土裂缝微生物自修复剂、渗透结晶材料及其催化剂,微胶囊自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等;研发自修复效果试验验证与评价方法不少于2项,且经论证可行;研究具有裂缝自修复能力的功能性混凝土配制技术,提出制备工艺、质控指标、评价标准等技术体系。

预期成果包括:研发1种裂缝自修复材料,形成技术体系;提出2种裂缝自修复效果试验验证方法。

考核指标包括:发表SCI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申报专利2项及以上;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科研报告1份。

榜单6:纳米改性水工混凝土新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通过添加纳米材料,研发适用于水工程特殊要求的纳米增效水工材料,如高性能纳米改性混凝土等,显著提升水工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韧性。研究纳米技术对材料结构形成的作用机理,建立材料组份-微观结构-宏观性能的关系,实现水工程材料性能的调控、优化和升级。

预期成果包括:开发一种新型纳米增效水工材料;揭示纳米技术对新材料结构形成的作用机理。

考核指标包括:发表SCI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申报专利1项以上;研发新材料1项以上;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以上;科研报告1份。

榜单7:智能型纳米水工新材料研究

研究内容:通过研究纳米材料的压敏电效应、光催化变色、自清洁等某项特性,与水工程材料的典型应用需求深度结合,开发具有自动表征水工结构内部应力应变变化或渠道管道内壁自清洁与疏水防冻降噪等功能,如耐候纳米改性涂层、纳米疏水防腐涂层、隔热纳米涂层等新材料,并研究其性能及应用场景。

预期成果包括:开发一种新型智能型纳米水工新材料;探索纳米技术对新材料性能的作用机理。

考核指标包括:发表SCI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申报专利1项以上;研发新材料1项以上;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以上;科研报告1份。

二、申请要求

1、具备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有固定依托单位的研究人员(本实验室依托单位人员除外),均可在《指南》规定范围内提出资助申请。鼓励与本实验室研究人员联合申报,原则上不接受国内自然人申请。

2、项目申请、评审及立项等程序将按照《水利部水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3、本期开放研究基金拟围绕实验室研究方向资助,项目研究期限不超过2年。鼓励国内外本领域优秀人才与本实验室研究团队人员联合申报,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资助强度5-10万元。

4、开放研究基金项目资助课题至少应发表1篇以实验室为第一署名单位或以实验室成员为通讯作者的SCI/EI检索高水平学术论文。署名格式见《水利部水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三、申报程序

1、自本申请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受理项目申请,截止日期为2024年7月31日。本期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的开始时间为2025年1月1日,完成时间为2026年12月31日。

2、申报单位须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并签署审核意见。

3、申报单位及个人应按相关要求按时提交项目申请书一式2份(以邮戳日期为准),同时报送电子版文件(包括可编辑的申请书Word文档、PDF文档和盖章后的申请书扫描件PDF文档)。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艳霞

电  话:010-68781461

E-mail:liuyx@iwhr.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材料所水利部水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

邮政编码:100040

五、附件

1.水利部水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管理办法

2.水利部水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书模板

分享到:

京ICP备0507336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700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一号  邮编:100038 管理员邮箱:news@iwhr.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7/15 0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