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9日,应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所邀请,美国克拉克森大学(Clarkson University)沈洪道和奚海莉教授在水力学所分别做了题为“河冰研究进展与发展历程(River ice processes - A review on research progress)”、“冰与波浪的相互作用机理(Wave-ice interactions)”的学术报告。水力学所副所长郭新蕾主持学术交流,来自水力学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
沈洪道教授主要针对河冰水力学发展前沿和热点科学问题阐述了相关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开河期水位上涨引起的冰盖纵横向裂缝发展、开河冰坝诱发的凌汛洪水波演进过程、卵石河道和沙质河床锚冰生长与消融机制、冲积河流冰凌作用下的泥沙输运与河床演变等最新研究进展。奚海莉教授则针对海洋、极地冰工程学科普遍关注的海冰与波浪相互作用问题阐述了相关的研究进展,从海冰的弹性、塑性和粘弹塑性理论出发,分析了海冰的本构关系,推导了冰颗粒对波浪传播影响的计算公式,阐明了波浪对不同形状海冰形成的影响机制,反之海冰的生长也会影响波浪能量的耗散和传播过程。
与会人员就开河冰坝的实时预报方法、河冰动力学模型开发、滨海核电站取水口防凌减灾、海洋生态环境效应等热点问题与沈洪道、奚海莉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两位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精彩纷呈,使大家受益匪浅。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为未来寒区冰工程和极地冰、海冰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和研究思路。
沈洪道教授进行学术报告
参会者与沈洪道、奚海莉教授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