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动态

“建平县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取用水总量控制研究”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发布时间: 2015-02-04 来源: 水资源所

2015年1月5日,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科技局和水务局在朝阳市建平县组织召开了由我院水资源所承担完成的“建平县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取用水总量控制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专家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原巡视员徐子恺、水利部水资源司原处长王国新、辽宁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原处长尤祥瑜、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韩义超、朝阳市水资源规划处处长王德旭、朝阳市引白入朝供水局霍延昭等专家组组成。课题负责人谢新民教授进行了课题成果汇报。

项目针对建平县水资源总量与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跨越式发展需求不匹配的严峻形势,采用多种方法对全县水资源总量进行复核,并首次提出未来20年时间跨度的水资源配置推荐方案、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等系列成果,为建平县水资源配置规划工程的适时开工建设和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依据。研究形成了五方面特色与创新成果:(1)采用补给量法及排泄量法,结合水文地质剖面资料、实测地下水位资料和现状地下水开采统计资料等,精细复核水文地质参数及地下水各均衡要素,提出一种复杂条件下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有效提高了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精度。(2)采用水资源分区套乡镇,创建了建平县水资源配置系统网络图,通过采用多情景多方案调节计算和对比分析,分别得到基准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和不同水平年(2015年、2020年和2030年)不同组合方案供需平衡分析系列成果,为建平县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和承载能力分析等奠定了坚实基础。(3)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框架模型“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开发研究了基于配置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与评价程序,分析得出推荐方案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系列成果。(4)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三层次”分析的思想,首次构建了建平县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方法和计算步骤,得出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成果,包括不同水平年水资源的总可供水量、承载水平和不同承载水平的临界年份及其可承载GDP总量和人口,并提出了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填补了县级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的空白。(5)实行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从宏观上对社会水循环耗水总量控制,按照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从微观上对用水效率进行定额管理,分析和给出不同水平年不同水源不同行业取水、用水、耗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和用水、耗水定额控制指标体系,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抑制水资源过度消耗和实现可持续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思路正确、方法先进、资料翔实、数据可靠,提出的主要结论和建议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可行,并在理论、技术和方法上有重大突破和创新。该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议不断推动和强化“建平县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取用水总量控制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实际推广应用工作。

分享到:

京ICP备0507336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700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一号  邮编:100038 管理员邮箱:news@iwhr.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07 15: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