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动态

三峡右岸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顺利通过部级鉴定

发布时间: 2009-11-12 来源:
    2009年11月6日,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中水科水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共同承担完成的“长江三峡工程右岸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项目顺利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鉴定会现场

    鉴定会在湖北宜昌三峡右岸电站现场举行,来自国内著名大学、科研和规划设计等单位14位专家组成了鉴定委员会,梁维燕院士、张勇传院士分别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

    与会专家听取项目汇报,审阅相关技术资料,考查该系统的现场运行情况,并进行了现场质询,一致认为:该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三峡右岸及右岸地下电站共18台70万千瓦机组,系统监控规模庞大,数据测控点多达47584点,比左岸进口的监控系统测控点多、难度大。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统一设计、分步实施的方案,目前已实现了对右岸全部12台机组、500kV开关站及全厂辅助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生产管理。技术主要创新点包括:首次研制成功了面向巨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三网四层的分层分布开放系统结构,突破了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传统结构模式,显著提高了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可靠性与实时性。在LCU首次采用多链路、多线程处理技术;并成功开发了多数据采集服务器负荷平衡管理与互备技术,提高了数据采集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首次采用自适应、自学习算法确定巨型机组特大型电站在电网中的频率综合调差系数,有效地保证了巨型机组的安全平稳调节。首次采用分层分布的卫星时钟系统,实现了水电厂众多智能设备的时钟统一。首次采用GTK图形技术,实现了异构操作系统下的用户界面、功能和性能及软件源代码的全兼容。该项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系统的三网四层总体结构设计、自适应AGC频差系数控制技术、系统可靠性设计等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

    该系统通过自主研发和集成创新,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总体结构和应用软件系统,系统操作维护方便,实时性好,可靠性高,人机界面友好,打破了国外公司在巨型电站特大型机组监控系统方面的垄断,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计算机监控技术的发展。

水科院副院长、中水科技董事长胡春宏致答谢词


    目前,该系统已被直接推广应用到50多个电站,并有许多单项技术被推广应用到其他水利水电、污水处理或输水泵站等领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三峡电站设计安装32台70万千瓦的巨型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240万千瓦,分左岸、右岸和地下三个部分。左岸电站装机14台,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国外知名公司的产品。右岸电站装机12台,地下电站装机6台,全部采用中水科技为三峡右岸电站项目全新研制开发的H9000 V4.0系统。右岸电站和地下电站为同一套监控系统,一次设计,分步实施。

    三峡右岸电站首台机组于2007年6月投产发电,全新的H9000 V4.0计算机监控系统全部功能与右岸电站首台机组发电同步投运,运行稳定可靠,2008年1月通过初步验收,2008年10月最后一台机组投运,2009年1月系统通过了最终验收。目前该系统已运行2年多,运行情况良好,得到三峡公司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评价。
分享到:

京ICP备0507336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700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一号  邮编:100038 管理员邮箱:news@iwhr.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07 14: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