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科文化

创新点亮青春(三)|为了让农民兄弟姐妹喝上放心水

发布时间: 2019-08-22 来源:

  饮水安全不仅是人民的最基本生存需求,更与脱贫减贫、保障人民健康与福祉、提高生活质量等一系列更长远目标息息相关。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庞大、农村供水服务人口多达九个多亿的国家,农民群众能否喝上便捷、安全的饮用水,对国计民生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中,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做出了“一定要让农民兄弟姐妹喝上放心水”的庄重承诺。

  

  鄂竟平部长在今年两会“部长通道”中承诺“一定要让农民兄弟姐妹喝上放心水”

  这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背后有着大量的深入实际的调研和分析工作,中国水科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之一,为此义不容辞地做出了积极贡献。水利研究所农村供水与排水研究室的团队,就是一个为此不懈奋斗着的青年团队。

  

  供排室团队合影,从左到右依次为:贾燕南、赵翠、邬晓梅(室主任)、李斌、李晓琴、宋卫坤(室副主任)

  本期“水科创新故事会”,我们带领大家走近这个团队,听听这群年轻的水科人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书写论文、支撑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故事。

  

  回答三个“能不能”

  去年10月,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短板,部长鄂竟平提出了三个问题——“农民群众能不能喝上放心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能不能正常运行?”,“工程运行能不能长期持续?”。为了回答这三个“能不能”问题,这一年青团队作为核心骨干承担了一项任务:针对新时代新要求,开展不少于100处农村供水工程的调研,围绕三个“能不能”,深入剖析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的现状。

  理论基础,科学认知须积累

  供排水室长期从事农村供水水处理、饮用水消毒与水质检测技术、供水信息化与标准化、供水工程长效运行机制等研究工作,牵头和参加完成了农村供水领域的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团队研发了一系列适用于农村地区、兼具实用性和经济性的技术创新成果:

  

  

复合金属氧化物吸附除氟材料

家用除氟装置

  用于农村高氟水处理的基于新型高效除氟吸附材料的家用除氟装置,氟吸附容量为传统吸附剂的3倍以上,一个再生周期内处理水量足够维持三口之家1年以上的饮用水和做饭用水量;

  

  

一体化集雨窖水生物慢滤净化工艺示意图

集雨水窖生物慢滤净化装置

  一体化集雨窖水生物慢滤净化工艺,首次将生物慢滤装置和储水设施相结合,就地取材,无需任何化学药剂和动力,且造价低,无任何维护费用;

P1040198-2

二氧化氯在管网中衰减的响应曲面图

  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槽

适宜农村供水的次氯酸钠发生器

  首次在农村供水领域系统创建的涵盖技术选择、模式应用、设计管理及监测评价的农村供水消毒技术体系,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的有效氯浓度较国内同类产品提高3倍以上,盐耗电耗大幅降低;

  

区域级农村饮水安全自动化监控系统

  

水厂级农村供水工程自动化监控中心模块

  区域级、水厂级农村饮水安全自动化监控系统,在多地辐射推广,建立的4处县级和十余处水厂级自动化监控系统惠及上百万人。

  自“十一五”以来,团队获得省部级奖4项、其它奖十余项,其中“农村安全供水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获2014年大禹科技进步一等奖。

  同时,供排水室在供水工程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与技术推广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在引领农村饮水安全领域技术发展、制定行业技术标准、专利专有技术产品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团队主持编制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参与“十二五”、“十三五”相关规划的编制;并主持编制了7项有关农村饮水安全行业和团体标准。其中,2018年由室主任邬晓梅作为第一起草人、赵翠等供排水室全员参与的中国水利学会标准《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T/CHES18)被水利部、国务院扶贫办、卫健委三部委发文采信,成为各地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精准识别、制定解决方案和达标验收的依据,有力助推了全国脱贫攻坚工作。

  此外,供排水室多年来持续参加水利部组织的对各地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督导检查、暗访调研工作,足迹踏遍全国各地,可谓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

  实践检验,深入一线出真知

  “百处调研”时间紧、任务重;最关键的,是要摸清楚当前的农村饮水工程和农民饮水安全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不断变化出现的新情况。任务在肩,团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要怎样科学回答这三个“能不能”的问题?如何在短时间内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没有明确“考试大纲”的“考题”既是挑战,也是创新的源泉。在院所的组织协调下,以供排水室团队为核心的调研组成立。调研组基于已有的坚实科研和实践基础,又广泛邀请行业内外相关专家指导咨询,集众智研究确定调研方案。在工程样本的选择上,根据地区划分、近年督导检查结果等因素,最终选定涉及全国15个省份32个县市、重点集中在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共计111处农村供水工程。

  调研的实施是具体而关键的。在广大而分散的农村地区,在每一户老百姓的家里,这与在办公室的科研大相径庭。团队先对两处工程开展试调研,对确定要采用的“自下而上”的调研方式和流程进行了尝试,并根据实际出现的情况进一步调整优化了方案,细致部署了调研的实施路径——对每一处工程,先入户询问供水管网通水状况、农户日常用水状况;随后向当地村委会了解更多信息;接着前往水厂,调查净水设施、处理工艺等,现场采集水样,与工程管理人员进一步座谈;最后与当地县水利局及省水利厅座谈,进一步确认整体情况和宏观认识。

  为了获得完整、真实的一手资料,调研组甚至对于与农户沟通的方式、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和预先安排,并开展了周密的行前培训。

  为尽早拿出调研成果,调研组分8个小组并行开展工作,边走边调研,边分析边总结。供排水室成员作为各调研小组的联络人,奔赴各省市县农村饮水工程的第一线。这对于频繁深入农村、十余年来足迹踏遍全国30个省市的他们来说,也是“家常便饭”。

  

  调研组深入一线、直面农户,获取一手资料

  不到一个月,各调研小组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调研,贾燕南、宋卫坤、李斌等组员将宝贵的现场经验带回中期交流会上。调研要科学,实践出真知,回答三个“能不能”的评价体系逐渐成形——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分别对三个“能不能”进行状态判断,划分等级;同时建立涵盖从水量水质到水价水费等不同方面的指标体系,通过定量打分精准定位农村饮水工程正常及长效运行的制约因素;组员李晓琴发挥专长,开发了评价软件,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中期会议上,组员们交流经验、群策群力

  调研组在工作中发现,各地农村供水工程水价千差万别,许多农村居民尚未树立用水缴费的意识。通过“百处调研”的机会,团队成员们进一步研究建立合理水价及水费收缴情况与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状况之间的相关关系,探究促进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行的管理机制。

  脚踏实地,平凡岗位亦伟大

  条件艰苦、时间紧迫、各方关系协调复杂……然而,任何困难都没能阻止团队出色完成任务。“百处调研”的许多样本位于偏远地区,调研中要面对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高原反应等一系列问题。邬晓梅带领小组前往新疆,一次进山途中,组员们乘坐的车陷进雪里,所有人下车肩拉手推,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将车拉出。眼看夜幕降临,大家将要在天寒地冻的山中露宿,最后多亏一位当地村民带来自家的马和绳索,才将组员们“解救”出来。

  

  大家齐心协力,试图将车从雪地里拉出

  供排水室团队是一个由女性领导、女性成员比例很高的团队。“铿锵玫瑰”们在科研道路上攻坚克难的同时,还要更多地兼顾家庭,兼顾作为年轻母亲和妻子的不同身份。相比男同胞们相对“洒脱”的事业之路、出差“说走就走”少有牵挂,她们只能牺牲更多个人休息时间去照顾孩子和家人,但她们从不会因为身为女性而推脱,也绝不会因此降低工作标准和个人要求。个中艰辛也常独自咬牙默默承担,但这样平凡的水利科研之路,也是伟大的水利梦想之路。

  辛勤耕耘,不忘初心再出发

  困难面前的压力转化为主动发挥的巨大潜力。在各级领导和各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供排水室牵头的“百处调研”工作准时、高效完成,最终的调研报告基于对全国111处农村供水工程建立的评价体系和深入的考察分析,对三个“能不能”做出了科学的回答,并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每一项制约因素,提出数项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得到了充分肯定。

  随后,团队马不停蹄,又全员加入了暗访调研全国3000个村农村饮水安全情况的新任务,将“百处调研”的工作作风延续下去,更全面地了解我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运行现状。供排水室承担了其中7个县140个村的暗访,以及全部3000个村暗访结果的数据分析及评价等支撑工作,团队成员们加班加点,辛勤汗水再次浇灌了最终成果。

  对这群水科人来说,通过自己的工作将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从实验室带进千家万户,推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配套政策不断发展完善,为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就是他们从事农村供水相关研究的初心所在。团队成员们说,当大家真切感受到我国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一步步提高,看见农民兄弟姐妹们如愿喝上安全便捷的自来水时,他们在欣喜之余,更油然而生进一步精进科研、振兴农村水利、建设美好新农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下一步,供排水室将会继续承担“十四五”期间的农村饮水安全相关任务,同时计划在澜湄合作中支援流域内相关国家的饮水安全工作,为保障世界水安全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方案。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水科人依然重任在肩,必将不负祖国和人民重托,不断开拓进取、勇攀高峰!

  供稿:水利研究所

  技术支持:农村供水与排水研究室

  采写:国际合作处 李桐 王妍炜

  往期:

  创新点亮青春(一)∣一片冰心水科人

  创新点亮青春(二)∣逐沙觅绿、寻梦草原的水科人

分享到:

京ICP备0507336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700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一号  邮编:100038 管理员邮箱:news@iwhr.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11 15: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