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引导水利部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多姿多彩, 4月22日下午,一场精心准备的茶艺讲座,在水利部老年大学准点开讲。
讲座一开始,特聘的两位讲师就将国人饮茶缘起的“神农尝百草得‘荼’解毒”、陆羽《茶经》将“荼”字少写一笔作“茶”字、清宫御贡茶“龙井”的由来、名茶“大红袍”与“金骏眉”的得名等典故与传说,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听得众老干部心醉神迷。随后从茶具摆放、洗杯、温杯、择茶、泡茶、奉茶、还礼、执杯、品茶等细节步骤与仪规一一仔细讲起,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具体动作。老干部们学得很认真,一边记笔记一边及时用手机抓拍要点动作。
在进入动手泡茶和品饮的实践环节时,主讲的孙老师给老干部们讲授了系列实用茶知识。茶叶通常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基本茶类分为6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以这些基本茶类作原料进行再加工的产品统称再加工茶类,主要有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和含茶饮料等。 有的根据加工分为初、精制两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分为毛茶和成品茶两大部分。依产地和生长环境分为平地茶、高山茶、丘陵茶。或以省区划分。还有一些“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但饮用方法与茶一样,故而人们常常以茶来命名,这些非茶之茶,是茶的替代品,例如虫茶、鱼茶及绞股蓝茶等。提醒大家男女饮茶有别,火盛与体寒人员饮茶有别,春夏与秋冬饮茶有别,中老年人适宜多饮红茶黑茶,都需依实际情况具体把握。告诫大家,不能服药后饮茶,会影响药物吸收;饭后一小时内不宜饮茶,影响正常消化。温馨提示,长期合理饮茶,茶所含有的600~700种营养成分可供人体吸收,可抗自由基、辐射及氧化症,茶多酚氧化后形成的茶黄素、茶红素与茶褐素,可有效清除血管垃圾,提高血管韧劲,有利于中老年人防控“三高”。
讲座现场,气氛祥和而融洽。在主讲老师手把手教大家泡好、品尝过又一道白茶后,整场讲座圆满结束。两个多小时在大家的全情投入中悄悄溜走,参与听讲学习的老干部们都觉得意犹未尽,有人小声说,还想接着再听。老同志们纷纷感慨,茶艺讲座有趣、增智、养生,极具人文关怀。学到一定程度,还将脱离俗气,隐含禅意。此类讲座不但能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和动手实践能力,也能让优良的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继承和发扬,希望多举办,也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