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合作交流 >> 水利水电国际资讯摘要 >> 资讯快递

干旱引起最近十年的植物生长下降

发布时间: 2010-09-20 来源: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资助的美国蒙他拿大学的研究人员Maosheng Zhao和Steven Running收集的卫星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全球植物生长下降了1%。与更早之前的20年间6%的增长相比,1%的下降并不显著,但可能会影响到粮食、生物燃料和全球碳循环。

   这个发现来自于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Terra卫星上MODIS(中分辨率图像分光辐射计)测到的植物生长量数据的分析,并综合考虑了生长季的气候变化因素,包括温度、太阳辐射和水。植物的生长量数据和气候数据都被纳入到一个运算法则中,便能得知不同地理位置对植物生长的限制。

   例如,高纬度地区的植物生长受温度限制,而沙漠中的植物生长则受到水的限制。但是在整个生长季内,区域性限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是不断变化的。
    Steven Running认为结果有点出乎意料,并且在政策层面有着潜在的重要意义,因为之前的理解认为全球变暖可能有助于全球植物生长。他认为,这些结果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它们揭示了气候变暖对全球陆地植物生长量的影响并不是像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文件中描述的那么乐观。

Plant Productivity   基于先前研究成果的常规想法认为,陆地植物生长量是在不断增加的。2003年《科学》杂志上由蒙大拿大学Ramakrishna Nemani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全球陆地植物生长量在1982到1999年间增加了6%。那是因为在这二十年中,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温度、太阳辐射和水分更适宜植物生长。

   随着全球平均温度持续上升,最开始着手更新分析结果时,Zhao 和Running也认为会得到与原来相似的结果。然而他们发现,区域干旱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了生长季延长的积极作用,导致了2000年到2009年之间全球植物生长量的下降。该研究团队于8月20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个研究发现。

   Zhao和Running的分析显示,从2000年开始,北半球高纬度生态系统持续在气温升高和生长季延长中受益。但是在南半球,这些积极影响已经被与变暖相关的干旱所抵消,最终全球陆地植物生长总量是减少的。

   图片:2003年地球植物生长量快照展示了生产量增加的地区(绿色)和减少的地区(红色)。通过对2000年到2009之间的植物生长量的追踪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全球植物生长总量呈下降趋势,这主要归因于地区干旱影响。

(摘自:http://www.waterlink-international.com/news/id1293-Phosphorus_Pollution_Research _in_Great_Lakes.html)

分享到:

京ICP备0507336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700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一号  邮编:100038 管理员邮箱:news@iwhr.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07 14: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