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合作交流 >> 水利水电国际资讯摘要 >> 头版

哥本哈根会议召开 呼唤抓住“最后机会”

发布时间: 2009-12-21 来源: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旨在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本次会议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其间,全球45个国家及地区的56家报纸于7日刊登同一社论,警示气候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生存造成的巨大影响,敦促各方采取行动。社论指出,人类面临“严峻时刻”,“除非我们联合一致,果断行动,否则气候变化将毁灭地球,危及人类财产和安全”。
    11日,各国代表就减排目标、资金支持和会议最终结果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发言的苏丹代表团团长易卜拉欣在大会上发言说,发达国家虽然早已完成工业化,但1990年到2007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仍然增长了10%以上,发达国家的减排行动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指出,本次大会需要确定发达国家到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究竟是多少。按照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测算,这一目标应该是减排25%到40%,发展中国家普遍要求发达国家减排40%。而美国和欧盟承诺的减排目标与此还有差距。《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就此表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为减排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制定的能源消费目标将为全球减少碳排放和放慢全球变暖的目标贡献25%的努力。
    在多年的气候谈判中,资金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几天前,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和英国达成共识:从2010年至2012年,由发达国家每年拿出100亿美元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同时,欧盟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24亿欧元的援助资金(将被融入每年100亿美元的全球援助基金中),并承诺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30%。《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主席扎米特•丘塔亚尔11日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具有官方背景的草案,这份草案将成为今后1周各方讨论的基础。据悉它建议将气温上升范围控制在1.5到2℃,并着重设置了若干需要各方在进一步协商中可能的妥协选项。(本刊综合编译)
分享到:

京ICP备0507336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700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一号  邮编:100038 管理员邮箱:news@iwhr.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07 1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