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与气候变化杂志刊登了一篇介绍海平面上升和地下水超采对海水入侵的综合影响的文章。作者采用数值模型定量分析不同情景的影响,认为海平面上升和地下水超采的共同作用导致淡咸水混合带的扩大和废弃抽水井增加。
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地下水超采和海水入侵给沿海地区未来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地下水超采被认为是海水入侵的主要影响因素;沿海地区高速增加的人口,导致从地下含水层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海水向地下含水层入侵。海平面上升也威胁着沿海地下含水层的地下水资源,因为它增加了海水的压力,这更加促使海水向淡水含水层入侵,从而扩大了陆地咸淡水交换/混合带。海平面上升和地下水超采的共同作用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重,急需解决。
作者总结了已有的采用多种模型模拟沿海地区气候变化对海水入侵影响的进展,认为这些研究还没有综合考虑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地下水开采导致的地下水水位下降综合影响下的结果。采用瞬时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两个案例(一个假设的和一个实际的)。对实际的案例,假设了三种情景:(1)考虑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因素;(2)考虑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因素;(3)综合考虑海平面上升和地下水超采的影响。
结果显示海平面水位变化影响着混合带的位置。如果海平面上升与地下水水位下降综合考虑,那么这一影响会更大(情景3)。在这种情况下,交换带更加深入内陆地区。对于较深和较大的含水层,混合带的推移更大,并导致更多的沿海地下含水层咸淡水的混合。
这一研究可用于预测海平面上升和地下水超采的影响。同时,作者也给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海水入侵的方法。这一方法(ADR)包括开采咸水,对开采的咸水采取海水淡化,并将淡化的咸水回补含水层以控制海水与淡水之间的平衡。文章的主要作者Javadi说:“我们也提出了一种模拟——优化的方法,来寻找抽水井和回补井的最优位置和深度,以保证抽水井和排水井花费最小,实现含水层盐量的最小化;这是现今控制海水入侵高效且效益最大的方法”。
(摘自: Journal of Water and Climate Change , IWA Publishing , 2(1), 1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