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新的非洲争夺战正在进行中。随着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和商品出口量减少,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开始恐慌了。像沙特、韩国、中国和印度等富裕国家已经在关注着整个非洲大陆的肥沃平原,在这里获取大片土地生产小麦、水稻和玉米以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
有些国家获取的土地面积是巨大的。70%粮食依靠进口的韩国,已经收购了苏丹170万英亩土地用于种植小麦,其面积约为罗得岛的两倍。在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已租用25000英亩土地用于种植水稻,并计划扩大到750000英亩。而印度已经在那里租用几十万英亩土地用于种植玉米、水稻和其他农作物。
这些土地争夺减少了对闹饥荒的非洲国家的粮食供应。看到政府把自己祖先的土地出卖给外国人,这一行为惹怒了当地的农民。这一行为也严重的威胁到了非洲最新的民主国家:埃及。
埃及是一个以食用面包为主的国家,每年消费1800多万吨小麦,其中一半以上来自国外。(见www.earth - policy.org数据)埃及目前是世界主要的小麦进口国,生产的面包供给了60%或以上的家庭,因此政府每年补贴约20亿美元在这上面。
在总统胡斯尼穆巴拉克离去后,埃及试图塑造一个民主国家的形象,然而向南进行土地掠夺的行为,潜在的威胁到了人民正常享受面包补助。这是因为埃及的全部粮食或者是进口或者是利用尼罗河水生产的,该河流在到达埃及前先经过埃塞俄比亚和苏丹。(因为在埃及降雨量是微不足道到的,其农业完全依赖于尼罗河。)
不幸的是,埃及最想收购的土地目标中的两个是埃塞俄比亚和苏丹,它们共同占用了尼罗河流域的四分之三。现在对水的需求导致尼罗河水能流入地中海时已所剩无几。
埃及和苏丹在1959年签署的尼罗河水协定,规定75%河流的流量分配给埃及,25%的分配给苏丹,而埃塞俄比亚没有份额。但是,随着富裕德外国政府和国际农业综合企业抢夺流域上游的大片耕地,这种情况突然发生变化。
虽然这些交易一般是涉及土地收购,但实际上也涉及到水的收购。
现在,对尼罗河水之争时,开罗必须应对多家政府以及那些未参加1959年协议的商业团体。此外,从不在意协议的埃塞俄比亚宣布计划在尼罗河支流上建造一水电站的计划,这将进一步减少流向埃及的流量。
由于埃及已是世界上小麦产量最高产量之一,它未来的增产潜力不大。随着人口从目前的8100万增长到2025年1.01亿,这将使得政府在寻找足够的食物和水方面面临一个巨大挑战。
埃及因水造成的困境可能只是今后一个更大且更令人不安的境况的一部分。它的尼罗河上游的邻居——拥有4400万人口的苏丹和8300万人口的埃塞俄比亚增加了粮食生产的用水需求。联合国预测表明,这三个国家的总人口将从现在的2.08亿增加到2025年的2.72亿和2050年3.60亿。
人口增长和外国土地(和水)的收购所导致的用水增加都使得尼罗河供水显得不足。避免水危机的冲突将需要流域范围内三国的共同举措。首先是各国政府确保所有妇女获得计划生育服务,并为整个地区女童提供教育;其次要采取节水灌溉技术和密集型节水作物。
最后,着眼于和平和未来合作,尼罗河流域国家应当联合起来,禁止外国政府和农业综合企业进行土地收购。由于没有这种先例,在国际援助下进行这样的禁令谈判,类似世界银行在促进印度和巴基斯坦在1960年达成印度河水域条约时所发挥的作用,可能是使禁令成为现实的必要辅助手段。
这些举措都不会轻易的实现,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他们,面包价格上涨可能断送埃及的变革的希望,而尼罗河水之争也或将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