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信息
【获奖类型】应用二等奖
【任务来源】江苏省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设管理局
【课题编号】环-020334
【项目起止时间】2005年4月~2006年3月
【完成单位】水环境所
【主要完成人】李振海、刘畅、张士杰、赵蓉、魏淑琴、胡为平、王建
立项背景
淮河入海水道自1951年开始规划,1991年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中确定:“‘九五’期间建设入海水道,使洪泽湖大堤达到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1994年水利部淮委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同编报了《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1995年10月通过水利部技术审查;1996年编报了《淮河入海水道工程项目建议书》,1998年7月国家计委报经国务院批准(计农经〔1998〕1388号);同年8月《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水利部委托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组织的审查,11月通过国家计委委托中国国际咨询公司的评估,1999年4月国家计委报经国务院批准。工程于1998年开始动工建设,2003年6月,工程完成通水验收,工程全面完工。
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该工程需要编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技术依据。受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设管理局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承担了该工程的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工作。
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对工程规划阶段环保措施的调查研究,主要对工程在泄洪通道选线、水道北侧大堤选线、工程北部地区排涝规划、堤内滩地农田保护及水道内清污分流等方面问题中对环境保护的考虑进行了调查。
(2)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研究,通过对沿线地方进行现场考察、与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及沿线地方政府部门进行座谈、对工程单位及监理单位进行抽样调查以及对工程沿线居民进行调查等四种方式,对工程在施工期所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详细调查。
(3)运行期环境影响调查研究,主要对工程运行期的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工程办公生活区环保情况、工程沿线生态恢复情况、工程对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工程运行对河口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工程沿线水土流失情况以及对沿线周边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
(4)移民安置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研究,对工程沿线的18个主要移民安置点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主要调查内容包括:移民安置规划调查、安置点分布情况调查、移民点占地情况调查、绿化情况调查、污染物排放处理措施情况调查、居民生活质量调查、土地利用调查。通过以上调查,发现了部分移民安置点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映到了当地政府移民部门。
(5)公众参与调查,该次调查将调查对象分为普通居民及政府公务员两类,其中普通居民类发放调查问卷230余张,政府公务员类发放调查问卷100余张。调查内容涉及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移民安置环保问题、2003年行洪影响、工程运行期生态影响等方面。通过公众参与调查,掌握了工程建设对周边地区环境影响的主要问题及重点,为工程今后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6)水环境监测,委托当地环保部门监测部门,对入海水道沿线共10个重要断面进行了水质监测,监测项目共计20余项。通过监测掌握了工程现阶段的水质基本状况,并与工程建设前的河道水质进行对比,掌握了工程建设对于河道水质的影响程度。
创新点
(1)掌握了大型线性泄洪河道工程的环境影响特点。该项目通过对该工程全面、细致的调查,对此类工程的基本环境影响有了充分的认识,熟悉并掌握了此类工程对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类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等方面的典型影响,为今后类似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工作及验收调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采用了系统科学的调查方法。针对不同的项目区域及环境影响的主要特点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调查方法。在公众参与调查方面,采取了划分行政区、挑重点、选典型、兼顾市区与农村、兼顾不同职业、年龄等方法,并同时设计了包括政府公务员、移民及普通居民在内的共三种调查方式。
(3)为进一步减少工程的环境影响提供有效的改进措施。及时发现了目前依然存在环境影响问题,这些问题对当地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及农业生产影响较大,该报告提出了改进措施、建议,得到了水利部及环保总局及业主单位的采纳,对于完善工程、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及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4)对水利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决策提供了技术依据。该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为该工程的竣工环保专项验收提供技术支持,为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目前,该项目报告已经通过了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验收,并作为工程环保专项验收的技术依据加以应用。
应用前景及社会经济效益
(1)项目组通过大量细致的调查工作,对工程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逐项核查,对工程运行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充分调查,并根据调查的内容进行分析,为该工程通过国家环保专项验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通过该次验收调查工作,发现了工程环保措施中的不足之处、存在的问题,以及工程依然存在的环境不利影响等,项目组及时就这些问题向业主进行了反映,弥补了工程建设中的不足,为确保工程的良性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3)在该次调查过程中,项目组特别关注了工程对于周边地区百姓生产生活的影响,发现了工程对下游地区滩地农田的不利影响、对堤外地区排涝的不利影响以及部分移民安置点工作的不足之处,针对这些问题,项目组向有关部门及时反映了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目前这些问题基本已得到解决。
(4)该次调查对此类大型线性泄洪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总结,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中提取了许多类似项目的共通之处,为今后类似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验收调查工作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