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成果 >> 年度代表性成果 >> 代表性论文

In-situ measurement of labile Cr(III) and Cr(VI) in water using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films (DGT)

发布时间: 2021-06-24 来源:
论文题目: In-situ measurement of labile Cr(III) and Cr(VI) in water using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films (DGT)
第一作者: 高丽 刊名: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论文类别: SCI 分区: 2区top 评选年限: 2020
论文简介:

  水环境中铬(Chromium)的毒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取决于其在水体中的形态/价态,其中,Cr(VI)具有强致癌性。传统野外采样-实验室的分析方法在运输转移过程中元素价态/形态易发生变化,无法科学评估铬的毒性和环境风险。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原位测定价态的方法,野外采样利用利用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原位富集水体中Cr(III)和Cr(VI),实验室内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MS)联用的方法准确测定水样中不同价态铬。具体实验流程为:首先用氧化锆DGT富集水样中的Cr(III)和Cr(VI),在pH值为9.5条件下,实验室内采用50mM EDTA-2Na溶液对DGT膜上的Cr(III)和Cr(VI)进行洗脱,洗脱时间为1.5小时。采用安捷伦公司阴离子交换色谱柱(Agilent Bio WAX)对水样中不同铬价态(流动相为40mm,pH值为7.4)进行分离,最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定量测定水样中的Cr(III)和Cr(VI)。本方法检出限:Cr(III)为0.05μg/L,Cr(VI)为0.02μg/L。本方法提出原位价态的概念和方法框架,首次实现了原位、同步分析测定水中不同价态铬,填补了我国地表水中铬价态分析方法空白,开辟真正意义上的原位价态分析技术的新领域,为进一步科学评价我国水质安全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分享到:

京ICP备0507336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700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一号  邮编:100038 管理员邮箱:news@iwhr.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07 15: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