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成果 >> 年度代表性成果 >> 代表性论文

Satellite-Based Operational Real-Time Drought Monitoring in the Transboundary Lancang-Mekong River Basin

发布时间: 2021-06-23 来源:
论文题目: Satellite-Based Operational Real-Time Drought Monitoring in the Transboundary Lancang-Mekong River Basin
第一作者: 张学君 刊名: Remote Sensing
论文类别: SCI 分区: 2区 评选年限: 2020
论文简介:

  在澜沧江-湄公河等跨境河流地区,地面气象观测空间分布稀疏且难以实时获取,为开展大范围干旱实时监测带来挑战。本文拟借助陆面水文模型VIC,通过融合地面观测、卫星遥感等多源数据,发展一套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干旱实时监测系统框架(LMDM)。LMDM框架由三类VIC“线下”模拟组成:1)由全球气象强迫数据集驱动得到的历史长期(1951-2010)模拟,为评估当前的干/湿状况提供历史气候态“基准”;2)自历史模拟结束至实时监测开始之间的短期(2011-2014)“预热”模拟;3)由校正的卫星近实时产品驱动VIC模型得到的实时监测模拟(2015-至今)。通过将土壤水实时模拟值转化为相对于历史气候态“基准”(来自第一类型模拟)的土壤水百分位数,实现对干旱实时识别与诊断。对上述框架的评估表明,LMDM所采用的VIC模型能够合理重现流域水循环过程,其中土壤水实时监测值与同期观测之间的空间相似性超过80%。采用历史典型干旱事件的评估表明,LMDM能够成功地识别重现典型干旱过程,提供准确可靠的实时旱情信息,如LMDM监测发现2004/05干季流域下游泰国、老挝和湄公河三角洲等地遭遇大范围极端干旱,2004年12月干旱面积达到66%,与同期观测(60%)基本一致;2010年初上游澜沧江流域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干旱,部分地区达到特大干旱级别。LMDM系统自2015年1月开始实时运行,成功识别追踪到2016年湄公河三角洲“百年一遇”特大干旱强度、范围及面积的变化过程。本文所发展的LMDM系统框架为解决澜沧江-湄公河等跨境缺资料流域极端水文事件的实时诊断与快速追踪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与框架参考。

分享到:

京ICP备0507336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700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一号  邮编:100038 管理员邮箱:news@iwhr.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07 15: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