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院专家一行于2011年3月22日下午来访我院。受匡尚富院长委托,贾金生副院长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并与德方签署了有关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合作备忘录。来访外宾还包括德方的项目合作伙伴卡塞尔大学、塞克工程公司、G.U.B环境岩土工程公司、德列斯顿环境工程技术公司的代表。我院科研计划处、国际合作处、水电中心、中水科总公司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出席签字仪式的还有中方项目合作伙伴河海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及北京林业大学的相关专家。
贾院长致欢迎词
贾院长首先对德方代表团一行来访我院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有关背景,以及前期项目合作准备阶段的有关进展,表示在中德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该项目的有关申报工作正按照各自的申报途径顺利推进。贾院长对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院及德方其他项目合作伙伴单位在推进该联合项目的过程中做出的积极贡献和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托马斯• 劳什巴赫先生致辞
德方代表团团长托马斯· 劳什巴赫先生(Thomas Rauschenbach)对我院的热情招待与周到安排表示感谢。他表示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院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与我院开展技术合作项目。中国在小水电代燃料项目中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宏伟的发展目标都令德方印象深刻。德方也希望能够将德国在这一领域的先进技术引进中国,为中国现有小水电工程的技术革新以及小水电生态、环境及社会影响评估与分析提供技术支持与帮助。
会谈现场
贾院长对德方积极的合作态度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中国小水电发展已有百年历史,中国的第一座小水电站建设,应用的就是德国的技术。他希望中德双方能够借助这个联合项目,进一步拓展技术合作,深化彼此的友谊,实现互利共赢,共创美好未来。
双方签署联合项目合作备忘录
贾金生副院长和托马斯· 劳什巴赫先生分别代表中德双方签署了“针对中国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气候变化与环境影响评估及小水电智能技术创新(HAPPI Project)”联合项目合作备忘录。
随后,中德双方的专家还就项目的具体技术内容进行了深入详细的探讨。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达成了一致,商谈取得了圆满成功,为联合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合影留念
小水电代燃料项目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的生态保护项目。从2003年开始在中国五个省进行试点,2009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基于已有基础,我院和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共同提出了上述联合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