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告栏

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研究基金申请指南
(2024年度)

发布时间: 2024-08-15 来源:

为共同推动草地生态水文多学科发展和科技平台共享,加强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阴山北麓国家野外站”)内外广泛合作和学术交流,以解决阴山北麓草原水-生态重大科学问题为导向,阴山北麓国家野外站设立2024年度开放研究基金,通过“揭榜挂帅”方式集中攻关和突破一批关键基础理论和技术问题,现发布2024年度开放研究基金申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热忱欢迎和邀请国内外研究人员积极申请。

一、揭榜项目

榜单1:阴山北麓草原区矿产资源地下水减损开采机制与机理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阴山北麓草原区矿产资源开发对地下水水文过程影响不明、矿产资源开发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薄弱等问题,研究阴山北麓草原区煤炭、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开发驱动影响下地下水水文过程,构建阴山北麓草原区矿产开发驱动地下水水文模型,揭示矿产开发驱动含水层破损机理,提出地下水减损开采技术模式,支撑阴山北麓草原区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预期成果:构建阴山北麓草原区矿产开发驱动地下水水文模型,揭示矿产开发驱动含水层破损机理,完成两种矿产资源开发驱动地下水水文模型的构建及试算。

考核指标:发表三区(中科院分区)及以上SCI论文2-3篇,或二区及以上SCI论文1篇及CSCD(C)库期刊论文1-2篇;培养研究生1-2名,培养青年骨干1名;提交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各一份。

研究期限:不超过2年。

拟资助额度:10-12万元。

榜单2:阴山北麓重点尘暴源地粉尘贡献率

研究内容:分析阴山北麓典型沙尘源风蚀沙尘释放特征,阐明不同尘暴过程中PM1, PM2.5和PM10时空变化规律,定量评估尘源地粉尘贡献率和气候效应,揭示沙尘辐射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预期成果:完成重点源地尘暴过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考核指标:发表三区(中科院分区)及以上SCI论文2-3篇,或二区及以上SCI论文1篇及CSCD(C)库期刊论文1-2篇;培养研究生1-2名,培养青年骨干1名;提交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各一份。

研究期限:不超过2年。

拟资助额度:10-12万元。

榜单3:阴山北麓荒漠草原沙尘释放模拟

研究内容:分析阴山北麓荒漠草原地表风沙活动特征,辨析荒漠草原不同下垫面沙尘释放的主控因子,揭示沙尘释放机制,提出荒漠草原沙尘释放的参数化方案,构建沙尘释放的动力学模型,模拟阴山北麓荒漠草原典型风蚀事件中PM1, PM2.5和PM10的释放过程。

预期成果:完成沙尘释放模型的构建与典型风蚀事件的试算。

考核指标:发表三区(中科院分区)及以上SCI论文2-3篇,或二区及以上SCI论文1篇及CSCD(C)库期刊论文1-2篇;培养研究生1-2名,培养青年骨干1名;提交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各一份。

研究期限:不超过2年。

拟资助额度:10-12万元。

榜单4:蒙古高原沙尘源、传输过程及沉降格局

研究内容: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和数值模式模拟技术,研究蒙古高原长时间序列沙尘源地及其起尘通量的年际变化和空间特征,探究沙尘的传输路径和沉降格局,计算区域沙尘收支平衡,揭示沙尘活动对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预期成果:确定阴山北麓沙尘(暴)源地及传输路径.

考核指标:发表三区(中科院分区)及以上SCI论文2-3篇,或二区及以上SCI论文1篇及CSCD(C)库期刊论文1-2篇;培养研究生1-2名,培养青年骨干1名;提交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各一份。

研究期限:不超过2年。

拟资助额度:10-12万元。

榜单5:阴山北麓草原区生物结皮形成演变过程及其生态水文功能

研究内容:针对阴山北麓草原区生物结皮形成演变过程不清晰、生态-水文功能研究薄弱等问题,多尺度调查研究荒漠草原区生物结皮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厘定生物结皮拓殖对草原植被、土壤和干扰因子演变的适应、响应与反馈过程,构建生物结皮影响下草原植被-土壤-水文动态耦合的生态水文模型,揭示生物结皮在草原退化/恢复中的作用及其生态水文学机理,支撑利用生物结皮巩固和提升阴山北麓草原区生态安全与服务功能的生态文明建设。

预期成果:生物结皮多尺度分布格局及其动态数据图件;生物结皮影响下草原植被-土壤-水文动态耦合的生态水文模型的构建及试算。

考核指标:发表三区(中科院分区)及以上SCI论文2-3篇,或二区及以上SCI论文1篇及CSCD(C)库期刊论文1-2篇;培养研究生1-2名,培养青年骨干1名;提交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各一份。

研究期限:不超过2年。

拟资助额度:10-12万元。

二、申请要求

1.具备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非阴山北麓国家野外站依托单位的研究人员均可在《指南》规定的范围内提出资助申请。申请人一般应具备博士学位且具备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中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称且不具备博士学位的项目申请人,须有两名本专业领域内具有正高级专业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同行推荐专家不得同时为本项目合作成员。鼓励与阴山北麓国家野外站依托单位研究人员联合申报。原则上不接受国内自然人申请。正在承担阴山北麓站开放研究基金、且尚未结题验收的申请人,原则上不得申报2024年度开放研究基金。

2.项目申请、评审及立项等程序将按照《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3.每项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考核指标要求按照榜单要求执行,发表论文应署名“阴山北麓国家野外站”为第一完成单位,并将开放研究基金作为其资助项目。署名格式详见《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三、申报程序

1.自本申请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受理项目申请,截止日期为2024年9月30日。

2.申报单位须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并签署审核意见。

3.不同单位可联合申报同一榜单,申报单位及个人应按相关要求按时提交项目申请书一式2份(以邮戳日期为准),同时报送电子版文件(包括可编辑的申请书Word文档、PDF文档和盖章后的申请书扫描件PDF文档)。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冯秀

电  话:0471-4690612 

E-mail:fengxiu@iwhr.com

通讯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东街128号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A座411室

邮政编码:010020

五、附件

1.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2.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研究基金申请书模板

分享到:

京ICP备0507336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700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一号  邮编:100038 管理员邮箱:news@iwhr.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8/15 13: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