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
1月13日-19日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制定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要求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3月14日-27日 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举行,选举李瑞环为全国政协主席。
3月15日-31日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肯定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议通过《关于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会议选举江泽民为国家主席、国家中央军委主席,荣毅仁为国家副主席,乔石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李鹏为国务院总理。
4月27日-29日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双方签订《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四项协议。
7月1日 国家教委发出《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提出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点的计划,即“211工程”。
8月12日 《中国大百科全书》除索引卷外,全部出齐。全书编撰历时15年,共74卷,覆盖66个学科,收入77859个条目,约12568万字。
11月2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同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1994年11月2日,《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和《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经增补和修订,改称《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二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版。
11月3日-7日 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召开,江泽民讲话,强调要继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1月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
11月11日-14日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2月15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确定从1994年1月1日起改革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12月25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
12月26日 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举行。江泽民发表讲话,高度评价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地位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