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第五届水文化国际研讨会在浙江省绍兴市召开。会议以“文明中的水利科技——禹脉千年 生生不息”为主题,由我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联合主办,浙江省水利厅、绍兴市人民政府承办,绍兴市水利局、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协办。中国水利部办公厅一级巡视员李晓琳、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副司长徐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代表夏泽翰,我院院长彭静,亚太水论坛执委会主席、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吴宏晖,绍兴市人民政府市长吴登芬出席开幕式。来自10余个国家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及国际组织近150名代表参会。
徐静表示,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兴水利、除水害,古今中外都是治国大事。面对全球水资源水灾害水生态水环境管理的严峻挑战和更高要求,中国水利部愿同各国同行和国际组织一道,在四大全球倡议引领下,推动全球水文化繁荣发展,促进人水和谐共生。
夏泽翰指出,水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水科院积极开展水科学、水政策、水文化与水教育交流活动,合作从科技探索、政策实践到方案创新、文明互鉴不断深入,未来将进一步落实“以科学促进水安全”目标,助力全球水科学与水文化融合发展。
彭静表示,水是文明最初的书写者,水文化是跨越疆域、连接古今的人类共同遗产。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国家“江河战略”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水文化国际研讨会以水为媒、以文化为桥,凝聚共识、共享智慧,让水文化真正成为落实全球四大倡议的“催化剂”,成为滋养可持续未来的源头活水。
会议围绕大禹治水文化的传承创新、河流伦理的全球对话、生态文明思想的因地实践、智慧技术支撑下的流域综合治理等展开深入研讨。各国专家学者还将考察大禹陵和浙东运河博物馆,实地感悟“禹迹千年”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