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水资源对接交流在宁夏银川开幕。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雍,水利部副部长刘冬顺,巴林王国驻华大使穆罕默德·谢胡,摩洛哥德拉-塔菲拉勒特大区副主席哈马德·艾特巴哈致辞。来自沙特阿拉伯、摩洛哥、巴林、埃及、巴基斯坦等9个国家,水利部,各省(区、市)水(务)利厅(局),国际有关水组织机构,水利行业协会等300余名嘉宾参加活动。挂靠中国水科院的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的“国际泥沙旗舰计划”入选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水利经济技术合作成果。
国际泥沙计划(ISI)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政府间水文计划(IHP)的17个旗舰计划之一,成立于2002年。IHP第九阶段以来,ISI顾问委员会进行了重组,形成了在IHP领导下的由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担任全球秘书处,由全球6大区域(西欧和北美、东欧、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亚太、非洲和阿拉伯国家)和3大优先领域(侵蚀与泥沙输移、泥沙相关灾害管理和冰川泥沙(侵蚀)及灾害管理)组成技术顾问委员会的组织框架。
本次活动以“产业赋能‘四水四定’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主题,开展涉水领域学术交流,发布中阿节水发展展望报告和水利国际合作成果,推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水利领域深度交流合作。共发布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水利经济技术合作成果20项,包括关键技术、合作模式、交流平台等方面,是中国水利科技成果走出去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