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研究丛书·中国卷》图书首发式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出席首发式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我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王浩作特邀报告,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副局长孔德龙,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仓,水利部办公厅一级巡视员李晓琳,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倪文进出席会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马水山,我院院长彭静代表活动主办单位致辞,院总工程师彭文启出席会议并作座谈会总结,院原总工程师、国际灌排委员会终身荣誉主席高占义教高出席会议并发言。有关专家学者、遗产地代表和丛书作者代表,长江出版社、我院水利史研究所与国家灌排委秘书处有关人员,共70余人参加会议。
朱程清指出,从2014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设立以来,中国已有38处灌溉工程遗产成功入选,向世界打开了认识中国的又一窗口,让公众走进水利、了解历史。她强调,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水利部党组高度重视水利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深入推进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历史价值、文化内涵。
朱程清要求,水利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加强灌溉工程遗产保护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标准;要加强灌溉工程遗产的传承工作,在灌区现代化建设和改造中处理好保护与传承利用之间的关系,推动灌溉工程遗产实现新发展;要加强灌溉工程遗产的弘扬工作,让灌溉工程遗产成为有影响力的文化标识,向世界讲好中国灌溉故事;要加强能力建设,强化部门合作,让更多富有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古代水利工程和文物能够被发现、被保护、被利用和被传承,为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水利贡献。
彭静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水科院高度重视水文化研究,特别是灌溉遗产的保护利用,积极倡议、提出并成功设立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今年恰逢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设立10周年,出版发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研究丛书·中国卷》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将会对更好保护和利用中国古代灌溉工程、传承和弘扬中华水文化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水科院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落实水利部党组要求,进一步加强水利史、水文化的科研工作和科普工作,为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增添勃勃生机的文化力量。
首发式上,丛书出版方向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等有关机构进行赠书。与会专家围绕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研究及保护利用管理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座谈。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研究丛书·中国卷》由我院水利史研究所、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委会组织编写,我院原副总工谭徐明教高担任丛书总主编,由长江出版社出版。该套丛书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研究丛书》的第一辑,共计18册,包括《中国灌溉工程史》1册,以及2019年以前入选的中国17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各1册。该套丛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