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7日,第14届中国水科院与韩国建设技术研究院(KICT)双边研讨会在我院召开。KICT副院长郑俊和(Jeong Junhwa)率代表团一行出席研讨会,受院长匡尚富委托,我院副院长刘之平会见了外宾并主持开幕式。我院国际合作处、水资源所、减灾中心、水环境所、岩土所、结构所、泥沙所、中水科等负责同志和专家参加交流研讨。
刘之平首先对韩国代表团一行来访我院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自2002年签署合作协议以来两院的密切交流,以及研讨会持续十多年来发挥的积极作用。他表示,两院之间的交流日趋成熟,合作逐渐走向深入,KICT在科研理念和技术产品等很多方面值得我院学习借鉴。刘之平还向韩国友人介绍了中国的发展理念和治水新思路,以及我院在水利水电领域发挥的科技支撑作用。他表示,两院同为业界领先的应用型研究单位,肩负着科技创新、支撑发展和造福社会的使命,希望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为推动亚洲及世界科技进步做出新贡献。
郑俊和首先感谢我院的热情接待。他表示,作为国家级研究机构,两院已通过研发与知识分享,为提升国家技术水平与人民生活品质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当今世界面临各种挑战,加强合作势在必行。期待双方能够围绕水利热点问题,积极研讨,互相借鉴,促进全球研究及产业动向等领域的相关交流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KICT对外协力室室长金荣锡(Kim Youngseok)和我院国际合作处在开幕式上分别介绍了两院概况和发展战略,分享了一年来的科研进展及国际合作交流动态。随后的技术交流分为“水资源与减灾、泥沙与水环境、结构材料与岩土”三个分会场进行,分别由我院水资源所、泥沙所和结构所承办。
水资源所副所长贾仰文教高主持了“水资源与减灾”分会。韩方介绍了利用卫星及地理数据估算洪水流量的技术等。我院专家介绍了二元水循环模型及其应用、长距离输水渠道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与进展、上海市洪水风险图编制和绿色基础设施在海绵城市中的效用分析等。
“水资源与减灾”分会
泥沙所副所长汤立群教高主持了“泥沙与水环境”分会场。韩方介绍了水深自适应式实时监测系统在河流与水库管理中的应用、无调控多沙河流地貌演变等。我院专家介绍了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推移质瞬时输沙率测量、自然河道演变及采沙对鄱阳湖入江水道枯水位的影响,以及基于逐月适线法的水环境容量计算等。
“泥沙与水环境”分会
结构所卢正超教高主持了“结构材料与岩土”分会场。韩方专家介绍了基于物联网的城市地下设施监测与管理技术、近海风机重力基础耦合与非耦合设计方法等。我院专家介绍了大华桥库区滑坡监测反馈及稳定性评价研究、严酷环境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工作性能评估,以及黏土地基近海风机桶形基础承载变形特性研究等。
“结构材料与岩土”分会
韩方代表团还参观了我院结构材料实验室和水环境所实验室、大兴试验基地,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团城湖调节池、莲花池下凹式立交桥泵站、永定河生态治理示范工程和槐房再生水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