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WHR要闻

“中国水科院2013年度十件大事”评选结果揭晓

发布时间: 2014-01-07 来源: 党委宣传部

根据“中国水科院2013年度大事”评选活动安排,按照“酝酿提名、投票评选、评审公布”步骤安排,经对各单位提名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共形成40项年度大事候选项,并通过网上投票的方式征求职工意见。根据职工网上投票结果,经院长办公会讨论研究,评选出中国水科院2013年度十件大事。现将评选结果公布如下:

一、汪洋副总理视察我院

9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到我院考察调研,看望慰问水利科技人员,调研水利科技创新情况,并与我院部分院士、专家、学者座谈。汪洋强调,要从战略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快水利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水利科技创新,促进科学治水、科教兴水。他充分肯定我院在推进我国水利科技进步中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作用,同时希望我院作为水利科技领域的国家队,要坚持以服务国家大局为己任,紧紧围绕水利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全国水利科技进步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领头羊作用。汪洋副总理对水利科技创新和我院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必将对推进我院改革发展新跨越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陈雷部长联系我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院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7月18日,我院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教育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陈雷同志将我院确定为他本人的联系点,多次听取院活动汇报,先后2次来院调研,听取基层意见、参加院党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检查整改措施落实情况,指导我院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我院教育实践活动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着力在整改实效上下功夫,针对查摆出的8大类45个问题逐一分析加以整改,目前已经梳理各项规章制度115项,其中修订34项,废止21项,新建25项,并制定出台院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及制度建设计划。

三、胡春宏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日,中国工程院2013年院士增选结果揭晓,我院胡春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我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喜事,也是我院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和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我院现有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与全院科技工作者一起形成层次、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为国家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四、“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通过科技部建设验收

我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0月13日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准建设,依托单位从前期酝酿、组织申报到评审筹备等历时四年的努力终于成功,也成为中国水科院确立的“十二五”期间“六个一”目标中首先被实现的一个。作为水利系统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期间,水利部和我院高度重视、倾力支持,实验室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提前完成建设计划任务书的全部内容。2013年8月27日,科技部召开“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验收会”,验收专家一致认为,实验室定位准确,研究方向特色鲜明,符合现代水科学发展趋势,圆满完成了建设计划任务书规定的各项任务,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开放运行等方面成果显著,实现了建设目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迈入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列。

五、我院成功举办第35届国际水利学大会

2013年9月9日-13日,第35届国际水利学大会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大会由水利部主办,我院承办,来自世界65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汇集了1200余篇论文、140余场的专题研讨、350余篇的墙展交流和内容丰富的技术展览,是我国乃至全球水利水电行业的一次盛会,也是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IAHR)78年发展历程中,其世界性大会第二次来到中国,走进水科院。本届大会决定,自成立以来一直位于欧洲的IAHR总部秘书处,将于2015年部分迁至中国,挂靠我院。通过IAHR大会这一交流平台,将进一步加强我国与国际水利界的交流,进一步深化有关水技术研究的国际合作,提升我国水利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

六、我院整合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心的整合是我院探索科研更好服务于生产实践的里程碑事件,通过将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遥感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水利史所三单位整合为统一运行实体—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中心,对三方资源和力量进行有效统筹和利用,将有利于我院在防洪抗旱减灾工作中发挥更好的科技支撑作用。

七、我院制定并颁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岗位津贴、绩效工资管理办法》

建立绩效系数核定和岗位津贴、绩效工资管理制度是完善我院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收入分配政策的重要举措。《办法》建立了以经济指标、科研成果指标、和谐与发展指标为导向的科研管理评价标准,是与岗位职责、单位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制度。

八、“水利部水工程抗震与应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水利部正式批准成立

该中心以我院抗震中心和岩土所为依托单位。中心获得批准,是水利部对我院水工程抗震与应急支持技术在全国一直保持领先水平的认可。该中心依托我院有效运行,将激励我院在本领域继续保持强大研发动力,有助于我院将先进的抗震应急研究科技成果向全国推广应用,也有助于推动我国水工程抗震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

九、《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首次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在新申报的562种期刊中脱颖而出,2013年首次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十、我院国家级重大项目立项再获佳绩

国家973项目再次成功立项:今年又一973项目“梯级水库群全生命周期风险孕育机制与安全防控理论”获科技部批复,项目由我院牵头组织负责。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项目立项取得新成绩:2013年我院共获批各类项目30项,资助总额达1784万元。获资助的重点项目“水下爆炸对坝体的损伤机理和离心模型模拟技术研究”和“再生水灌溉对系统性能与环境介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是我院自2008年以来再次获得资助的重点项目,也是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设立以来我院获得资助的第8和第9个重点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立项取得新进展:由我院牵头组织的“数字流域关键技术”获科技部批复立项,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组织实施,批复经费3380万元。同时,“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高效灌溉技术研究与规模化示范”项目已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

分享到:

京ICP备0507336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700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一号  邮编:100038 管理员邮箱:news@iwhr.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2 14: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