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午,我院隆重举办“院士论坛”系列学术报告会。特邀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洪琪讲解我国坝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胡春宏副院长主持报告会,贾金生副院长和刘之平副院长出席会议,我院科研计划处、结构(研)、科海利、抗震中心、水力学所、岩土所、中水科技等单位的专家、科技人员和研究生等90余人聆听了报告,并与马院士进行了深入交流。
马洪琪院士做学术报告
贾金生副院长出席会议
刘之平副院长出席会议
胡春宏副院长主持报告会
马院士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历任水电十四局总工程师、局长,澜沧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现任国家南水北调专家委员会成员、三峡工程验收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兼职教授。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马院士的报告以“我国坝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为题,以高拱坝、碾压混凝土坝、面板堆石坝、土石坝四个坝型展开。高拱坝中详细介绍了小湾水电站的高边坡处理技术、坝基岩体开挖卸荷松弛处理、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及拱坝安全监测评价;碾压混凝土坝中主要介绍了龙滩大坝的快速入仓方式及温控防裂技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中主要介绍了水布垭水电站的合理堆石分区、坝体填筑程序、设置堆石预沉降时间并控制沉降速率、选用大型碾压设备、面板混凝土防裂技术等先进经验;土石坝中主要介绍了糯扎渡心墙堆石坝的主要技术创新,包括软岩料的采用、人工掺砾土料及数字大坝信息管理系统等。
马院士以丰富扎实的实践基础和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深入研究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内容丰富的学术报告,极大地开阔了科技人员的思维和视野,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与会专家和科技人员都对报告的创新成果及观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报告会后的交流中,贾金生副院长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历数了许多高难度大坝工程在马院士带领下实现的重大突破,对马院士刻苦钻研、敢于决策、敢于负责的精神感到十分敬佩,并就坝前任意堆积体影响后期方案选择的问题与马院士进行了交流。刘之平副院长也就小湾水电站蓄水后裂缝的变化以及蓄水后的泄洪情况等问题与马院士进行了交流。其他与会代表分别就黄登、丰满水电站的全坝信息化管理、大坝温度回升、流域风险管理等问题与马院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马院士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最后,马院士对我院长期以来在坝工技术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我院在后水电时代要走出去、跨领域的开展工作,期待看到我院更多的创新成果!
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
我院专家与马院士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