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什刹海

发布时间: 2021-04-30

什刹海的水文化

蔡蕃

  水文化是民族文化中以水为轴心的文化集合体,是人们在水事活动中创造的以水为载体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

  一、北京水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历史上北京就是缺水的城市,人们在对北京的河流湖泊的治理与开发保护过程中,兴水利、除水害,不仅为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即北京的水文化。早在三国时期,在与永定河斗争中,建堤筑坝防洪水,同时开车箱渠引水灌溉;元代为了把运河修建到大都城内,施行了跨河调水——修建白浮瓮山河,引来了温榆河上游泉水入城。在北京城市中心扩大积水潭,美化了环境,成为京杭运河终点码头,达到水资源最大的综合利用。

  

什刹海

  正是京杭运河带来的全国各地文化的大交流,促进了北京运河文化的形成。随着运河的通航,各地区各民族,通过京杭运河,迅速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传播到京城。元大都中后期,从中原和江南地区来到大都定居的人,把当地文化和风俗也带到都城。比如南方人养鸟的喜好,很快传到京城。在鼓楼南和什刹海沿岸,都有很多鸟市。元史记载大都市民养鸟数量庞大,一次政府从市民采购10万只用来放生。北京提笼架鸟的习俗,从元代影响至今不衰。

  二、什刹海水域对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及社会价值

  1.什刹海水域是元代京杭大运河的终点码头,元大都城规划的依托,明代规划改造北京城的重要因素。

  元大都城建设规划设计者刘秉忠,是按中国传统都城设计的。首先放弃原来中都城,而挑选在其东北郊的“海子”周围建新城。将其南部围在皇城内,称太液池;将北部作为运河码头,称积水潭。从大都城市图中可以看出,正是以积水潭东岸为全城的中轴线,以积水潭的宽度为中轴线至城市东城墙的宽度。而积水潭的东北角位置,也正是大都城市的南北中心线。因此,什刹海(积水潭)水域成为大都城规划的中心和新城的依托。

  

  什刹海一角

  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对大都城进行改造。由于积水潭外湖和坝河(今北护城河)的存在,将大都城区拦腰分为两部分,造成南北交通上极大的不便,从而严重影响大都北部城区的发展。因此明代改造北京城时,首先放弃了不繁华的北部城区,将北城墙南移到坝河以南,并将积水潭西北角的水域切割在城墙外,即后来的北太平湖。另外,还将元大都南城墙向南移了二里,形成今日北京城的内城。总体上看,元、明北京城的建设与改造都和城市中的什刹海水域密不可分的。

  三、什刹海地区一直是首都重要的经济中心

  元大都城的规划力求体现《考工记》 “前朝后市”的原则,即南部是宫城区,北部是商业区。大都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就集中在中心阁及附近钟鼓楼周围。据《析津志》记载,有米市、面市、鹅鸭市、段子市、皮帽市、珠子市、沙刺市、铁器等,都在积水潭周围。开凿通惠河之后,全国各地的商人,用船运载货物来大都。《大都赋》称“川陕豪商,吴楚大贾,飞帆一苇,径抵辇下。”各路货物都要在积水潭上岸,进行交易。这样在积水潭岸边的斜街(今鼓楼西斜街、烟袋斜街、白米斜街)及附近出现许多商铺、货栈、茶肆酒楼,形成大都城商业中心。而斜街附近,则是大都最繁华的商业区。《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大都城像一个商品的大商场,世界上再没有城市运进这些少见的宝货,每天运进的丝就有上千车。”

  明代北京的商业,主要集中在北安门(今地安门)以北地区。后来新街口、德胜门也逐渐形成繁华的市场。明代北京有三大市:东大市(东四)、西大市(西四)和鼓楼斜街,其中以鼓楼斜街最繁华。因为这里集中了比较多的政府官员、王公大臣、旅游过客、工匠百姓、军队士兵等各阶层的消费者。

  清代北京市场中,最繁华的交易市场还是以粮食和水产为主的鼓楼前及西斜街市场。市民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在这里都可以买到。烟袋斜街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斜街之一,清乾隆时民间还有“南有琉璃厂,北有烟袋斜街”的说法。在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遭到极大破坏。

  晚清出名的荷花市场,要追溯到清同治年间(1862~1874)。开始有人在前海北沿开设茶楼,可以品茶赏荷,生意兴隆。以后四城其他商人和艺人都聚在这里,十分热闹,“荷花市场”的名称逐渐誉满京城。1920至1936年间是荷花市场最繁华时期,1937年因卢沟桥事变停办,1939年重张,到1948年关闭。直到1990年立牌坊,由启功先生题字,荷花市场重新开办。

  

  四、什刹海地区文化成为首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刹海成为元、明、清三代城市规划和水系的核心,历经数百年的发展,积淀了上至皇亲国戚、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的深厚的各阶层文化。这里北京的风俗文化,组成了老北京的历史。什刹海地区的漕运文化、宗教文化、王府文化、士大夫文化、平民文化等,成为首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什刹海地区的漕运文化

  漕运,不单单是一个物质体系,更是一个文化体系。漕运文化是农业时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而中国运河及漕运,是一份历史继承性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自然遗产。漕运文化包含与漕运有关的各种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漕运文化的物质形态可概括以下几个方面,漕粮征收地域及运往的目的地;漕粮的品质和名物;漕运水道(运河)及行船建筑物;漕船;仓储;漕运文化的非物质形态,包括漕运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以及历史文献等。

  什刹海从最早的泊船码头功能起,从“轴轳蔽水”的鼎盛元代开始,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北端和漕运的目的地,同时进行着孜孜不断的文化交流,并产生了影响深远的漕运文化。明清什刹海虽然不再泊漕船,但仍然是通惠河的供水水库。漕运是中国古代国家机器运行的生命线,是经济不够发达的北京作为首都的保障。从这个角度说,没有漕运就没有北京城,更不用说北京的文化。元明清三代北京的漕运文化积淀十分深厚,为了漕运的所有建筑、工程及其管理上规章制度等的庞大系统,近800年间的人物、业绩等等无不包括在漕运文化之中。

  

  银锭桥

  2)什刹海地区的宗教文化

  北京历史上一直是宗教聚集的城市,各种宗教的传入与运河有着密切的关系。各教各派在北京都可以和谐相处,因为在皇权至高无上的京师,不允许任何一种宗教“独尊”。自元朝建都至今数百年来,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源自不同地域的宗教,都在这里扎下了根,并保持着繁荣。北京人已经习惯看着大街上葛衣麻履的和尚、道士,或者白巾黑袍的修女匆匆走过。

  佛教最迟在西晋传入幽州地区。元朝奉行“诸教皆为我所用”的宗教政策,尤其对藏传佛教给以重视,如什刹海地区的崇国寺(即护国寺)。明清什刹海周围更是京城中的“海天佛国”,其中“九庵十刹”最负盛名。明清佛教寺庙中以广化寺规模最大。广化寺始建于元末(1342年前后),元代高僧溥光之曾在这里住持寺院。明初寺院荒废,据碑文记载,成化与万历年间寺院进行二次重修,重建后的广化寺成为净土宗寺庙,规模宏大。禅宗临济派大德自如和尚接任广化寺方丈后,得到中兴。清代,广化寺“殿堂廊庑,规模宏大”,成为京城有较大影响的净土宗佛刹。道光六年(1826)重修了殿堂僧舍。清末民初,广化寺一度成为京师图书馆,即北京图书馆的前身。不久迁馆它处,广化寺又得到恢复。1989年8月广化寺举行了佛像开光及修明方丈升座仪式。2001年,广化寺创办了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佛教文化遗存,也成为什刹海地区重要的文化景观。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也得到元朝廷的重视。什刹海万宁桥边的火德真君庙历史最悠久。据说始建于唐贞观六年(632),元至正六年(1346)重修,明清不断修葺。另外位于烟袋斜街的广福观,始建于天顺三年(1459),曾经是明朝管理全国道教事务“道录司”所在地。

  伊斯兰教在辽代已经传入北京地区,元大都中色目人中很多是伊斯兰教的信徒。《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元代穆斯林在大都的活动有的担任重要官吏,有的经商,政治地位比较优越。七下西洋的郑和是回民,家住什刹海边的三不老胡同。在积水潭周围,已经有回民沿京杭运河来到这里经营清真食品,很受欢迎。清代什刹海边一直保持有两座清真寺。

  在1950年代,什刹海地区的天主教堂、修道院、基督教福音堂等,还有12处之多。现存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的北堂,最初是在中海西岸紫光阁以西(相当今文津街北京图书馆斜对过)。光绪十三年(1887)十月将该教堂移至西什库,保存至今。这对什刹海天主教传播有很大影响。

  

  北堂-西什库教堂

  另外,什刹海地区还有很多祠堂建筑,清代关岳庙是北京最大的祠堂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值得一提是在什刹海地区有与运河和祭祀水神有关的建筑,如在龙头井胡同曾经有一座妈祖庙。妈祖原本流行于沿海地区,元代海运大发展,在运河的终点码头也要祭祀。在西海北岸,明初为了预防水患,建有镇水观音庵,清乾隆年间重修,更名汇通祠。1986年重修后,设立为郭守敬纪念馆。

  3)什刹海的王府文化

  北京因为是封建王朝所在地,代表性文化应该有几个层面,首先是皇家文化,与之密切相关的王府文化,然后是首都特有的士大夫文化,以及市井(平民)文化等。因为什刹海地区最靠近皇城,王府文化和士大夫文化则最具代表性。

  北京王府制度始于元朝,主要在皇城内和近旁,详情不可考。明初首建的燕王府,就是由元宫城改建而成。清代不设郡国,不让封王外出就藩,赐府集中于京城之中。北京现存王府都是清代修建。什刹海地区是王府集中区,数量多,规格高,保存好。其中最著名的有恭亲王府、醇亲王府、庆亲王府等,列为国家和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恭王府花园曾是乾隆宠臣和珅的私宅,后由慈禧赐给了恭亲王并因此得名恭王府。

  

  恭王府花园一隅

  每个王府在清代历史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演义出一幕幕令人瞩目的篇章。因此,王府文化与皇城文化联系最密切。王府本身的事迹和人们对于王府的一切关注,首先引起士大夫阶层的关注,并由此产生的大量的文学戏剧作品,就构成王府文化的一个侧面。有人分析,曹雪芹的《红楼梦》描写的,就是典型的王府生活,以及王府与当时政治的关系。

  4)什刹海地区的士大夫文化

  应该说,什刹海的士大夫文化是首都特有的文化层面。所谓士大夫阶层,相当于今天的白领阶层和稍高一些的知识阶层。元明清时期北京士大夫阶层最集中的地方,就在靠近皇城的什刹海。士大夫文化历代都是国家文化的中坚和时代的代表,这样的文化传承七百多年都没有改变。

  《析津志》记载:“西斜街临海子,率多歌台酒馆,有望湖亭,昔日皆贵官游赏之地”。每年的新科进士受到皇帝恩崇后,都要到海子岸边万春园来,会见同年。新科进士宋褧曾经写《同年会》诗,并自注:“泰定元年(1324)登第……四月二十九日会于海子岸之万春园”。万春园位置大约在今火神庙之北。据统计,元明清三朝有18个“宰相”级别的大官居住在什刹海地区,如元之脱脱、明之李东阳、清之明珠、张廷玉等。历朝还有七位状元在这里活动和居住,如元代宋本、明代吴宽、清代于敏中等。近代还有一些著名大学(北大、燕京、清华、京师大学堂等)的教授居住在这里,或者在这里活动。

  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在海子上,与年轻的诗人李材缔结忘年交,成为佳话。明代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出生在海子西涯,曾经写过许多关于海子的诗,称赞这里是“城中第一山水”。清代军机大臣张之洞,曾经与当时统筹“新政”的政务处同仁聚集在什刹海赋诗,看到李东阳故居一带已成稻田,感慨写到:“对岸乔林付爨烟,荷花愈少愈堪怜。虽然不是沧桑事,但惜西涯变稻田。”

  明代许多文学主张和创作风格的流派都曾经在什刹海活动。如万历年间湖北公安袁氏三兄弟,在今护国寺创建葡萄社,倡导公安派的文学革新主张,反对复古主义。他们经常在什刹海边畅游赋诗,影响很大。另外有茶陵诗派、前后七子、竞陵派等缎很有名。清初词人纳兰成德(满族)、阳羡词派代表陈维崧、浙西词派朱彝尊三人风格各异,但常常在一起后海北岸纳兰成德家的渌水亭切磋。纳兰成德是朝廷重臣明珠之子,他淡泊名利,常常与当时的名士游宴赋诗,题材多写什刹海风光,著《渌水亭杂识》。清代乾嘉四大书法家也喜欢在这里活动。

  5)什刹海地区的平民文化

  什刹海虽然自元代以来就是城市的中心区,但一直都是城市平民可以自由活动区域。因此保留了大量的城市平民文化。什刹海周边是胡同比较集中区。北京的胡同文化一是它的建筑风格、面貌,另一个是它的居民。应该说,胡同文化还不完全等同于以天桥为代表的“市井文化”。胡同产生于元大都时期,历明清不断发展,是内城平民创造起来的文化。北京南城没有标准的胡同,居民的流动性更大,移民比例更高,其文化自然与世代定居的内城平民有许多不同,但都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的历史文化是居住在那里平民参与创造出来的。什刹海文化具有非常可贵的平民性。什刹海地区有大量的胡同和四合院,如金丝套地区的大、小金丝胡同,南、北官房胡同和后海北沿的鸦儿胡同以及白米斜街、烟袋斜街等。依托胡同和四合院,什刹海地区自元以来,就有许多富有特色的民裕活动,如放荷灯、泛舟游湖、宴饮赏荷、冰床围酌等。至今,一些有生命力的民俗活动仍然在什刹海地区大量存在。

  

  烟袋斜街

  五、北京的水运与交通,促进首都文化的形成

  从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看,自古就是缺水的城市。在先民们不断改造下,使自然孓遗的湖泊水体,成为城市中心区最大的水面什刹海。因此北京文化形成,就与这些水体的改造密不可分,必然也反映出该地区文化的核心与特色。明代中原和江南的风俗,传播到北京地区,许多都是辽金元三代所没有的南方民俗,逐渐在这里流传开来。

  什刹海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是产生什刹海地区文化核心与特点的基础。而什刹海地区水文化,就是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区别其他文化最显著特色。因此什刹海地区是历史与现代发展的重要载体,历代对什刹海的建设与保护,促成水文化在地区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水文化的发展也体现出对这一地区的生态文化与环境保护程度。

  首都文化的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京杭运河带来的全国各地文化的大交流。随着运河的通航,各地区各民族,通过京杭运河,比较迅速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传播到京城。元大都中后期,从中原和江南地区来到大都定居的人,把当地文化和风俗也带到都城。比如南方人养鸟的喜好,很快传到京城。在鼓楼南和什刹海沿岸,都有很多鸟市。元史记载大都市民养鸟数量庞大,一次政府从市民采购10万只用来放生。北京提笼架鸟的习俗,从元代影响至明清不衰。

  明朝的皇族和许多官吏,都直接从南方迁居到北京,对上层社会习俗文化必然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很多方面也促使北京文化的发展。清代更多的北方地区的文化,对首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使首都文化更具有兼容性和中国文化的代表性,也促进首都文化形成。

  1949年以后,北京作为新中国首都,十分重视对什刹海地区的保护与开发,逐渐成为全世界闻名的北京旅游景区。人们无论走在胡同里或泛舟在海上,都能够亲自体验和领略古都北京历史与现代文化,体验无处不在的首都文化。

  积水潭成为大都城中最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是有几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新建的大都城内只有这一处大的湖泊水体可以向公众开放,太液池为皇家所独有。因此,“十里烟波”与远处西山交相辉映的积水潭,自然成为都城人游玩时的首选之地。二是这里靠近皇城,让人有“天上广寒宫阙近”的感觉,自然成为“达官贵人”和普通百姓愿意来的原因。三是潭内荷花盛开,已经成为都城人争向观看的一景。四是积水潭是浴象的地方。元惠宗时任集贤大学士的许有壬,在《饮海子舟中答人招饮斜街》的词中写到,“柳梢烟重滴春娇,傍天桥,住兰桡,垂暖香云何处一声箫”。由于海子沿岸一带地居要冲、歌吹发达,世家贵族、官僚贵戚开始在沿岸构筑宅邸园亭,积水潭一带出现江南景色。《马可·波罗游记》注释中讲到元皇宫太液池的后面时,说道“更北之一别湖”以荷花闻名,从位置看应该是什刹海无疑。元末高丽人李穡也曾经游过什刹海,并写诗《屧步海子旁》,有“隔岸好楼台,波间倒红壁”之句。

  明代迁都北京后,重臣贵戚纷纷在什刹海畔营建私邸宅园,又成了名园荟萃之地。文人墨客逐渐聚会于此,什刹海周围风景园林逐渐兴盛。最初以净业湖(今西海)畔最为集中。据《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莲花社、虾莱亭、漫园、定园、镜园、定国徐公别业(太师圃)、刘茂才园、湜园、杨园”等,都是明朝达官显贵的花园。明朝的什刹海,漕运的喧嚣减少了,但是多了文化的积淀,沿岸鳞次栉比的祠寺庙堂、花园别业,奠定了这一区域的文化氛围。清代什刹海水继续减少,沿岸格局并无大的变化,只是因朝代更迭,名宅赐第,转瞬易主,沿岸原明代的宅园别业或衰落,或为清朝府邸所代替。在白米斜街有清末军机大臣张之洞旧宅。张之洞很喜欢什刹海,并自称其宅为“德胜桥东第一宅”。

  后海北沿46号宋庆龄故居,是醇亲王府西花园的一部分。从1963年起,宋庆龄在这里工作、生活了18年,直至逝世。一代文化名人郭沫若,晚年住在前海西街18号。1963年郭沫若迁入什刹海西畔这座庭院式的四合院里,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在什刹海边的柳荫街,曾住过十大元帅中的三位。

  

什刹海边宋庆龄故居

  

什刹海边郭沫若故居

  后海北沿一座小四合院,是著名诗人田间的故居。从1954年至1985年,诗人在此生活了31年。在鸦儿胡同6号院,是一代文坛骄子萧军故居。在德内大街和护国寺街、定阜街一带,有众多的名人故居,民初护国运动首领蔡锷、著名社会人士溥杰、京剧大师梅兰芳、著名史学家和教育家陈垣、“人民艺术家”老舍、著名学者梁漱溟、大收藏家张伯驹、著名画家周怀民故居等均在此居留。此外,这一地区还有徐悲鸿纪念馆,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也曾久居此地。

友情链接 :

中国水科院 | 党史、科技史、院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07 1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