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莲花池

发布时间: 2021-04-30

莲花池寻往

万金红

  北京的河湖水系历史久远。早在三四千年前,永定河的冲积和改道,造就了北京平原的若干湖泊,莲花池就是其中一个。北京城最早是在莲花池水系上诞生、成长起来的。

  春秋战国时燕国都城——蓟,就建在莲花池东侧,莲花池泉水,为蓟城发展提供了水源。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漯水》记蓟城西的太湖:“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之旧池也。绿水澄澹川庭望远,亦为游瞩之胜所也。”这里的大湖,就是今莲花池的前身。

  金皇统二年(1141年),宋金“绍兴议和”,淮水以北全部划为金朝版图,金在华北的统治日趋稳定,便策划迁都。金海陵王颁布了《议迁都燕京诏》,并大造舆论,一日问大臣说:我栽二百棵莲花为什么没有活?大臣深知主子之意,便说:“自古江南为橘,江北为枳,非种者不能栽,盖地势也。上京地寒,燕京地暖可栽莲。”金迁都燕京后即在西湖广植莲花。此后,西湖易名“莲花池”。清末震钧著《天咫偶闻》记莲花池曰:“南河泊,俗呼莲花池,……有大池广十亩许,红白莲满之,以可泛舟,长夏游人竟集。”

  金天德三年(1151年),在建中都城时,为了解决护城河与城内宫苑的水源问题,便把发源于城西天然湖泊(古称西湖,即今莲花池)下游一条小河——洗马沟,引入中都城。后来该河通称为莲花河。

  13世纪中叶,元朝灭金,另建大都城。从此莲花池水系一直处于荒废状态。直至16世纪中叶(明嘉靖年间),北京修筑外城时,又将莲花河截流,把水引入外城南护城河。

  新中国成立后,莲花池水系发生巨大变化。1951年疏浚莲花池。修建出口闸,辟为滞蓄洪水的水库。为解决京西玉泉路至羊坊店地区的排水,修建十余条下水道,开挖新开渠,使京西的雨洪能够顺利排入莲花池和莲花河。随着城市建设发展,1957年治理莲花河时,为避免污水、洪水穿越城区,在孟家桥与万泉寺之间开挖了新莲花河,汇入凉水河。

  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种种原因,老莲花河自孟家桥至南护城河长约1.47公里的一段河道被填埋。70年代修建地铁时,莲花池作为弃土场,其西南角被填埋了4.9公顷,后建为居民点。90年代建西客站时,莲花池北岸土山被占用,莲花河自出口闸至南蜂窝长约900米的河道被改成暗河。青年湖(鱼藻池)周边也逐渐被侵占。

  经过数百年的历史变迁,金中都城的遗迹如今已所剩无几。但残存的莲花池水系,还可以作为金中都城的历史见证。它代表从战国后期至唐代和辽金时期北京城市的早期发展。

  城市应该像人体一样,永远保存本身所特有的“生命印记”。作为与古都北京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河湖水系,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北京城的“生命印记”。可以说,莲花池水系具有的重大历史文化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现在国内外许多城市不仅将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水系作为城市的宝贵文化遗产,也将其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对历史水系的保护,不仅是因为这些水系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而且还在于它对外延发展具有巨大影响。

  

莲花池公园

友情链接 :

中国水科院 | 党史、科技史、院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07 1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