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昆明湖

发布时间: 2021-04-30

昆明湖

万金红

  昆明湖位于北京的颐和园内,约为它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元中统三年(1262年)后,元世祖兴漕运引昌平白浮泉水、西北郊泉水于此,将原有天然湖泊扩浚蓄滞来水。因旁有瓮山,得名瓮山泊,俗称大泊湖。明正德元年(1506年),明正德皇帝在大泊湖建起“好山园”行宫,改名金海,又称西湖(西湖景)。西湖形似半月,明人诗曰“见西湖明如半月”。明末时期,白浮泉水断流,只依赖玉泉诸水汇集西湖。明清之交,西湖失于疏浚,泥沙淤塞,并有泛滥之患。

b9e60aef8feb5d92b21cb150

十七孔桥

  清初经过几十年的经济恢复后,随着西郊园林的大量兴建,水田的增加,京城用水及运河用水,西湖水量日感不足。乾隆初年开始大规模整治西郊水道,开辟新水源,为贮存滞蓄玉泉诸水及香山、卧佛寺来水,经精心设计后,扩浚西湖。乾隆十四年(1749年)冬开工,至十五年初完竣。乾隆在一首题为《西海名之曰西湖而记以诗》中云:“西海受水地,岁久颇泥淤。疏浚命将作,内帑出余储。……师古有前闻,赐名昆明湖。”据《日下旧闻考》记载:“新湖之廓与深两倍于旧”,并“为闸、为坝、为涵洞”以控制蓄泄。新湖将原堤防移至今知春亭以东,将原堤东的稻田,黑龙潭及零星水面与西湖连成一片。新堤从文昌阁至绣漪桥长1800米,平均宽22米,迎水面用条石砌护,背后用三合土夯筑,形成一道拦水大坝。原建在湖东堤上的龙王庙,成为湖中岛,小岛犹如飘浮在湖面上的一颗明珠,通过一条银链似的十七孔桥系在东岸上。自东移堤坊后,出现“湖面东移”,湖西北部功德寺一带逐渐淤浅,辟为稻田。随后又向西南扩展湖面,摹仿杭州西湖筑西堤,湖面被分为两大部分,堤以东称昆明湖,堤以西仍称西湖。西堤建有六座亭桥,保持两湖连通,分区蓄水。原瓮山闸南移至新湖南端绣漪桥下,昆明湖最大进、出水口为一对造型、规模、颜色、材质几乎完全一样的石拱桥,拱高而薄,用青白石、汉白玉石雕砌,呈曲线型,宛如玉带,置于湖西北隅进水口处的叫玉带桥,在桥上侧至今还有条石砌筑闸口,平时受纳玉泉西山诸水,经北长河流经玉带桥(闸)注入昆明湖,遇有暴雨,湖水猛涨,则可提玉带闸、青龙桥闸向清河泄洪。自西堤而南,湖面逐渐收缩,湖水汇聚东南隅,建有绣漪桥闸,控制输水入城。乾隆帝于每座桥孔券两侧均题有额联。

  玉带桥北面上联: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下联:景分蓬岛宫阙水边多。

  南面上联:螺黛一痕平铺明月镜;下联:虹光百尺横映水晶廉。

  绣漪桥北面上联:路人阆风云霞空际涌;下联:地临蓬岛宫阀水边明。

  南面上联: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下联: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

青龙闸旧照

  湖东岸文昌阁南建有二龙闸,可供圆明园、海淀园林和巴沟、六郎庄稻田用水。立在佛香阁东侧的“万寿山昆明湖”大石碑,乾隆手书碑文记述他扩湖治水之意。将西湖疏浚开拓为昆明湖,不仅改变了瓮山西湖的自然面貌,昆明湖也是北京郊区最早出现的人工水库,完全成为一座蓄、排、灌设施完备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清漪园同遭焚毁。光绪末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大规模修建清漪园,改名颐和园。将清漪园的正门——北宫门,改在东宫门为正门。进了山门绕过仁寿殿和假山,一泓碧波的昆明湖就呈现在眼前。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迫使清末帝溥仪退位,颐和园划为溥仪私产。民国13年(1924年)正式辟为公园。

  解放后,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获得新生。北京市政府经过多次扩浚,水面扩大到213万平方米,整体环境明显改善。八百多年昆明湖为北京城市供水、航运、灌溉、防洪以及城市建设发展,城乡环境改善,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

友情链接 :

中国水科院 | 党史、科技史、院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07 1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