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安全监测专家张金接教授已在灾区一线工作了十几个日日夜夜。他发回的一条条资讯和见闻感受,为我院抗震救灾后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珍贵的数据资料,也为我院职工及时了解一线专家的工作生活情况提供了生动的文字照片。
以下是一封张金接教授发来的邮件。寥寥数语,却让我们对灾区条件的艰苦和一线工作的节奏之快,强度之大感同身受;一句饱含强烈感情色彩的“非常幸福!”不禁令我们在感到放心的同时还掠过一丝心疼的酸楚;谈到家人,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那份牵挂与思念,更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父子之间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
仅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能够如此优秀和懂事,这是身为父亲的骄傲;同样,不畏艰险、甘于奉献、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父亲,也定将令儿子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
现将邮件原文摘录下来,让我们祝福所有一线专家及他们的家人,平安、幸福!
“几天在汶川,无信号,前天从汶川返回马尔康,可住宾馆、上网,写材料,非常幸福!明天到茂县。
这儿水电工程震损情况还好、无重大险情,在地震发生后均采取开闸放水等措施,主要是堰塞湖问题。
家人对我莫大关心,儿子每天有短信,学校也落听了,拿到了24日刘翔鸟巢的比赛票,在学校写了一篇小诗(老师给了优),发给了我,表示对我的关心、鼓励。
在外几天不能与各位见面,特地转发给各位共勉。
张金接
5.23 马尔康
赞刘翔
——即将观看08刘翔鸟巢首秀有感
张翔(张金接之子)
在这里,
我要唱一个人。
他不是将帅,
却有满屋子的“勋章”,
他不是大家,
却为史书增添不少光彩;
他如此刻苦,如此年轻,
像一支离弦的箭,
直惊动——
所有人的心!
为什么呵为什么,
所有中国观众的心里,
都念着这个
二十五岁运动员的姓名?
他呵,
是一个普通的运动员,
却能够
反映整个中国队的精神!
他呵,
是刚进初赛的人,
却能够
一心冲着领奖台奔!
他呵,
是才开始受训的运动员,
只不过
每一滴汗都不白流!
他呵,
是刚听到赞扬的人,
却能把
每一声赞扬都化成动力!
呵,刘翔!
你,国家体育总局里的普通人,
你,田径天空中的一只鸟;
你,在国外媒体的重压之下,
你,在身临好手的“战场”上。
你,竟在敌手的观众的呐喊下,
抛开了心理压抑,
冲向终点,率先撞线。
刹那间,掌声如雷!
更快!
更高!
更强!
顾拜旦的话你做到了!
谁说黄种人就不能在跑道上飞!
谁说中国人不能成为跑步界中的比尔•拉塞尔—指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