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彦锋教授从一线发来消息,“5•12”汶川大地震引起的大量山体滑坡,在绵竹市境内的绵远河、什邡市境内的石亭江分别形成4处和6处堰塞湖。为了弄清堰塞湖的情况,连日来工作组派员同德阳市水利局、绵竹市水利局、什邡市水利局的有关人员一起,在武警水电三总队等救灾部队的大力支持下,组成突击队到现场进行了实地查勘,我们也有幸参加了两次。
第一次,我们于5月19日赴清平对绵远河上最大的堰塞湖小岗位剑上堰塞湖进行了实地查勘。19日一早我们就赶到了位于绵竹市玉泉镇的临时机场,由于此段时间正是灾民运输和救灾物资运输的关键时期,直到下午近6时我们才乘直升机到达清平。此时的清平镇大部分人员已经撤离,镇上除了救灾的部队就是从上游解救或自己冒险从上游下来等待疏散的灾民。当晚我们就住在了直升机临时起降场旁的帐篷中。这里的晚上还是很凉,大家挤在帐篷里穿上雨衣裤睡觉还是觉得浑身发冷。堰塞湖发生河段,两岸边坡山体陡峭,欲到达滑坡体只能乘船穿越湖面,从驻地到堰塞湖边需要行走3公里,一路上要穿行数个滑坡体和多处有滑坡危险的路段,看到沿途被砸坏和遗弃的车辆以及被丢弃的衣物,心中不免为那些历经灾难人们感到担心,也感受到了些许当时的惊恐。在当地救灾的空降兵45师不但为我们提供了橡皮冲锋舟,还派出8名战士支援我们,使得第二天的查勘非常顺利,仅用了5个多小时就完成了查勘工作。
第二次,我们于5月24日赴什邡市红白镇对石亭江堰塞湖进行了现场查勘。当天,从什邡市的重灾区红白镇出发,步行约10公里,历时4小时,对什邡市石亭江上的最下游一处堰塞湖进行了现场查勘。
温彦锋教授从一线发来照片:

现场查勘石亭江(左一为胡晓教授)

温彦锋教授在堰塞湖滑坡体上(石亭江)

堰塞湖查勘 (右一为胡晓教授、右三为温彦锋教授)

小分队查勘小岗剑上堰塞湖后合影(左三为温彦锋教授)
赵剑明教授从一线发来照片:

核查处置肖家桥堰塞湖1(右二为赵剑明)

核查处置肖家桥堰塞湖2(前左一为赵剑明)
侯瑜京教授从一线发来消息,目前我已核查了38座水库,圆满完成在绵阳的全部任务,明天回成都指挥部待命。

侯瑜京教授在工作现场
张国新教授从一线发来消息,水利部工作五组分成3个小组,对广元市内3座溃坝险情水库进行了检查,检查重点包括:库水位控制情况、溢洪道扩挖情况、险情预警发布与下游人员撤离预案落实情况、缺陷处理情况等。
曹文洪教授、张晓明博士从一线发来消息,5月25日晨从定西市奔赴平凉市庄浪县,途中阴雨绵绵,道路泥泞。下午遇到余震,摇晃剧烈。
受汶川地震的波及,造成庄浪县多座淤地坝不同程度受损,出现坝体裂缝、岸坡塌方、填埋放水建筑物和部分尾水渠、卧管断裂等损毁情况。调查组对多个骨干淤地坝进行了核查。

在淤地坝上讨论坝体损坏情况(左二为佟伟力副司长,左一为曹文洪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