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教授从一线发来消息:
下面两张照片是棉远河、石亭江堰塞湖的分布情况地图照片。今天在孙继昌司长带领下实地考察石亭江红松堰塞湖的情况,徒步走路约10公里,山路崎岖,行走比较艰难。石亭江红松堰塞湖目前开始过流,直观感觉还比较安全。建议武警三总队对其进行处理,提高安全度。傍晚随孙司长看望河南水利抢险救灾突击队、黄河防总机动抢险队。吃过晚饭后与国土资源部派来的8名专家见面,约定明天上午9点见面,商谈拟开展的工作计划。

李德玉教授从一线发来消息:
上午,继续就大坝震损情况分别编写核查报告。下午工作组去峨眉山附近的眉山查看水库险情。
侯瑜京教授从一线发来消息:
察看了安县的2个堰塞湖,并提出了处理意见。
张国新教授从一线发来消息:
水利部抗震救灾第五工作组已完成广元68座水库的全部核查工作,并与24日派专家赶赴巴中市对6座受灾水库进行了核查。
据初步统计,所核查的70余座水库中,有7座受损严重,有溃坝风险,需进行抢险检修;35座为高危坝需控制水位运行、抓紧排除险情,24小时巡视检查;其余为次高危坝,需密切观察大坝的变化。
据悉,水利部已派设计工作组赶赴灾区对危重病坝进行除险加固设计。

工作组在现场(右一为张国新教授)
曹文洪教授、张晓明工程师从一线发来消息: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害,甘肃省也遭受了严重的地震破坏,淤地坝、蓄水池、水窖、梯田等水利水保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了解淤地坝因震受损情况,做好淤地坝安全度汛工作,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5月23日,由水利部水土保持司佟伟力副司长带队,中国水科院曹文洪教授、张晓明工程师与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王英顺教授一行,赴甘肃现场调查震后淤地坝等水利水保设施损坏情况。当天到达兰州后立即与甘肃省水土保持局进行座谈。
根据甘肃省水土保持局介绍,汶川地震灾害波及了甘肃省陇南、天水、定西、平凉、庆阳、兰州、甘南、临夏等地区。初步调查统计地震灾害对甘肃省70多座淤地坝工程造成了不同程度地损毁。
5月24日调查组奔赴调查第一站——定西市安定区,对安定区称钩河流域坝系进行调查,对别杜川淤地坝坝面和坝顶情况进行了勘察和分析,并提出了修补建议。

王玉杰教授发来消息,我院岩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祖煜教授在5月22日~23日参加“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及相关会议后,作为“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次生灾害组组长于24日一早赴成都了解汶川地震引发的堰塞湖紧急处置和震损水库除险加固中科学技术应用情况。岩土所工程专家王玉杰教授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