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
·“绝不让一个百姓伤亡”—温家宝赴川察看唐家山堰塞湖
·陈雷主持召开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全体会议
·四川汶川地震由原来7.8级修正为8级
·快讯: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默哀3分钟
·快讯:四川汶川8级地震已造成9省市34073人遇难
·胡锦涛在四川什邡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
更多
·绵竹市概况
·都江堰市概况
·茂县概况
·北川羌族自治县概况
·汶川县概况
·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
·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
·碧口水库
·宝珠寺水电站
·四川武都引水工程
·紫坪铺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枢纽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汶川地震抗震救灾 >> 地震灾区资料
四川武都引水工程 
http://www.iwhr.com     2008-05-14 16:19     来源:      作者:
字体: 】    打印    关闭    
    被小平同志誉为“第二个都江堰”的四川武都引水工程,是川东北部专区工农业和城市经济发展重要的水源工程,是四川省以防洪灌溉为主,兼发电、航运、城乡供水、环保、水产养殖、旅游以及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功能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对于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增强四川农业基础,发展社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被国务院列为《九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中重要的大型水利基础设施项目。


  工程主要由武都水库、取水枢纽、总干渠及其配套的各级渠系、渠系电站、提灌站和囤蓄水库组成。全灌区规划六级渠道119条,总长2109公里。工程从江油市武都镇涪江上游取水,控灌绵阳、遂宁、南充、广元四市八县(市、区)的农田228万亩。工程建设原计划分三期进行,根据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现计划分两期安排:一期工程建设涪梓灌区,灌面127万亩,总投资18.06亿元(其中使用世界银行贷款6767万美元),1988年复工,2000年底基本建成;二期工程建设武都水库(含坝后式电站)、水库直灌区、西梓灌区三部分,灌面101万亩,发电装机150兆瓦。预计总投资39亿元,初步计划2001年动工,2008年建成。


  工程全部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四川涪江以东、嘉陵江以西区域3.2万平方公里土地、1000余万人口和660万亩耕地的水源和干旱问题,同时将涪江中上游绵阳、江油、射洪、遂宁等城市的防洪能力由原来的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并在成都至九寨沟的旅游环线上形成一处国家级风景区。武都水库的建成,对解决旱区的水源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武引工程曾于1958年和1978年两次动工兴建,又两次下马;1988年,经国家经委和水利部批准,武引一期工程正式复工,现已历时43个春秋。


  武引一期工程大型项目设计由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中小型项目设计由绵阳市水电设计院承担。大型项目的施工队伍的选择,由中国国际咨询公司组织,通过国际竞争性招标和国内竞争性招标,择优确定。承担武引一期工程大型项目建设的施工单位主要有:四川省水电工程局,中国水电五、八、十局,铁道部第二、十五、十局。遵照水利部分部建设、逐段受益的建设宗旨,武引一期工程从1990年底总干渠首段和石龙咀电厂建成通水后,相继实现总干渠全线通水,涪梓干渠上段、涪梓干渠下段以及红岩分干渠能通水;1999年5月实现一期大型项目全线通水,2000年5月实现配套工程全线通水。如期实现了上级确定的“九五”期间基本建成武引一期工程的目标,并显示出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武引已成为工程实现灌面100余万亩,累计工业供水150亿立方,农业供水20亿立方;工程的综合开发项目石龙咀电厂总计发电8亿千瓦小时,发电收入投入工程建设达3450万元,上交各种税费2350万元。在连续四年的旱灾,特别是在2001年罕见的春夏伏旱中,为灌区抗旱夺丰收作出了重大贡献,干部群众交相称赞,有口皆碑。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北京车公庄西路20号(地理示意图)   100044   web@iwhr.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07 14: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