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如火似水的时代

(国际合作处 蔡金栋)

1980年,我出生在东南沿海、福建晋江。少儿不知穷滋味,只记得哪顿能吃上大米干饭,那天必定是重要年节或祖先祭日。长大后听父母说起当年生活的艰难,才略微懂得当年大人的辛酸。当然,那时候的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知道,我出生那年前后,正是中国现代历史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如果一定要把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历史一分为二,这个分割点一定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而我有幸出生在新时代,并几近完整地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那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亲眼目睹了新时代中国蒸蒸日上、一步一步走到今日繁荣富强的全过程。

对比父辈,我对这个时代充满感恩。对比他国,我对我的祖国充满自豪。

回想过去,这个时代的每一个重大节点,都记录了我当时当地的情绪与想法,从而塑造了现在的我。回望过往,我突然怀起旧来,渐次回忆起这个时代这个国在我的脑海中刻下的每一次喜怒哀乐忧恐思。

喜。2008年8月8日,我从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毕业那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在之后的2个多星期里共创造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最终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成为奥运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在外人看来,这只不过是一场国际赛事。但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扬眉吐气,也极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也正是在这次奥运之后,中国似乎才开始以更加自信而扎实的步伐走向世界。

怒。1999年5月7日,在我高考前2个月,美国悍然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当场炸死三各中国记者,炸伤数十人,使馆建筑严重损毁。当年的我根本理解不了这次事件背后的地缘政治,但我的愤怒与国人同在。学校为此举行集会,控诉美帝国主义暴行。

哀。2008年5月12日,我刚入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不到一个月,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遇难人数高达8万多,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这是我记忆中第二次全国所有电视台同播一档节目(第一次是铲除邪教),举国上下无不为这次灾难而悲伤不已。那一张张令人动容的照片,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都让人心碎。

乐。1997年7月1日,中英双方经过两年多达22轮的谈判,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回归不仅对民族自信心是一次极大的提振,也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那年我高一,香港离我还很远,英国更是只出现在英语课本里,但全国上下欢欣鼓舞的气氛也感染了我,同学之间都有一种“雪耻鸦片战争”的痛快。

忧。1994年,中国通货膨胀率高达24.1%,物价飞涨。那年我上初二,可能是我第一次担忧国家的命运。那时候,家里的经济状况刚有点起色,突然物价发了疯似的节节攀高,直接威胁着每个人对未来的期望。所幸国家及时出手,遏制住通胀率,稳住了市场价格,也稳住了民心。

恐。2003年3月,中国广东及香港地区爆发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流行病,之后在全球各地广泛扩散,超过8000人染病,近800人死亡。这年我大四,寒假结束返校后不久,我就被禁锢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男生宿舍西西楼里,除了指定的食堂,不得在校内擅自移动,不得离开校园,更不可能回家乡。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收听广播,查听过去24小时北京又有多少确诊病例,又有多少人离世。这可能是我第一次直面死亡的恐惧,却无能为力。

思。2019年,中美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各种资讯分析不绝于媒体,更有人认为这次贸易战的结果将直接决定未来中美国力的对比走向。虽说中美必有一战,但没想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这么快就来了。我绞尽脑汁,试图看清这场争端背后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意味着什么。我密切跟踪着中美双方的过招,心里有些担心,但更多是清醒——既然终有一战,在对方有这样的总统在位时开启战事,也许反倒是好事。

展望未来,卑微如我,在这般磅礴的时代还能有何作为?无论中美贸易争端结局如何,中国对外开放的大势已不可能逆转,外事工作者将来必然大有可为。虽然成就一番大事业可能不太现实,但只要能够做好本分、顾好小家、关注国家,我也必将如小小一滴水,汇入国家和时代的汪洋大海之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一晃入职中国水科院11年了。回想2005年,我拎着一个旅行袋,只身侠气万丈地回到北京。到如今已然拖家带口,在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下负重前行。总有人对我说,当年何苦回来。我不后悔。这是我自己选择的人生,这是这个时代下我所能选择的最好人生,我谢天谢地还来不及我为什么要后悔?中国崛起是历史的必然,我就是要站在这个国家最中心的地带,亲历这个崛起的过程,才不枉这个时代特别把我安排在1980年出生。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12/22 19: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