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斌 赵华章 倪晋仁
(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 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1)
【摘 要】 本文研究了基于同步吸附-解吸的膜技术对地下水中微量砷(Ⅴ)的处理效果,探讨了砷浓度、共存离子以及有机物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背景电解质浓度为0.01 mol l-1 NaCl,解吸液为1 mol l-1 NaCl时,经24h处理,砷浓度可由100-500 μg l-1降至2-20 μg l-1。Mg2+、Ca2+等阳离子对该过程影响较小;不同共存阴离子的影响差异很大,干扰由大到小依次为1 mmol l-1 H2PO4- ≈ 1 mmol l-1 NO3- > 2.5 mmol l-1 SO42- > 0.1 mmol l-1 F- ≈ 1 mmol l-1 H2SiO3 > 1 mmol l-1 HCO3-,除H2PO4- 和NO3-,其余条件下砷去除率均在90%以上,其中HCO3-存在时出水砷浓度最低。处理效果显示水中含有2.5 μg l-1 腐殖酸不会造成明显的膜污染。不更换解吸液和膜,处理砷浓度为500 μg l-1的模拟地下水5批次,去除率都可达90%,处理后溶液电导率略有升高。
【关键词】 膜 砷(Ⅴ) 干扰离子 有机物 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