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巨大的南水北调工程,直接目的是把南方富余的水调一点到北方,解决北方缺水之困。乍看起来,似乎只有受水方是受益者,而供水方或有较大损失,事实上并非如此。实际上,“南北受益”从一开始就是南水北调工程设计规划的大原则,下面就让我们来客观地看看究竟会产生多大的效益。
测算表明,南水北调的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实施后,多年平均直接经济效益约为553亿元/年,三期工程完工后直接经济效益会更大,更不要说还有其他生态、环境等附加效益。具体来看,南水北调的工程效益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即供水效益、防洪效益、除涝效益、航运效益、生态效益和移民效益。
供水效益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供水。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涉及7省市的44座地级以上城市,受水区为6省市的253个县级以上城市。沿线城市受益人口将达1.1亿人,受水区城市工业及生活多年平均供水效益为536亿元/年,并直接解决700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问题。
直接增供农业用水每年16亿立方米,可使低保证率的缺水农田得到有效灌溉,并可在水资源较丰沛地区适当发展新的灌溉面积。以目前国内市场农产品价格计算,农业平均每年供水的效益为6.2亿元。
中线一期工程:每年平均调出水量94.93亿立方米,将惠及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4省市。75%保证率调出水量约86亿立方米,95%保证率特枯年份调出水量约61亿立方米。这些调来的水与当地水源互补联供,基本可以满足受水区城镇供水保证率要求。
东线一期工程:扣除各项损失后,全区每年平均净增供水量36.01亿立方米,其中江苏19.25亿立方米,安徽省3.23亿立方米,山东13.53亿立方米。
一期工程完工后,北方大部分地区基本解除缺水危机,丰水年还可部分回补地下水。
防洪效益
江汉平原的防洪问题,历来是湖北省乃至国家的心腹大患。这里有1000余万人口、1100余万亩耕地,人口密集,工农业均很发达。但在肆虐的水患面前,这块繁华富庶的大平原,又非常脆弱。
1935年7月,汉江中上游地区突降集中性的特大暴雨,使得当时已经“三年两溃、十年九灾”的著名害河—汉江,彻底失控。当时,汉江所有主要支流全部出现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水量,汇集到汉江后,水位骤涨5.3米,丹江口洪峰流量更是超过了5万立方米/秒(作为对比,1998年大洪水时丹江口最大洪峰流量为1.8万立方米/秒,2010年大洪水时为3.4万立方米/秒)。伴随着这个新纪录的,是郧阳、光化(今老河口市)、襄阳、宜城、钟祥、荆门、天门、沔阳(今仙桃市)、汉川、汉阳……等16个沿江县市变成一片汪洋,受灾面积达到2.1万平方公里,灾民超过370万人,死亡8万余人,房屋冲毁30余万栋,农田淹没670万亩,牲畜损失41万头。这场20世纪汉江最大规模的洪灾,新中国成立后长办曾于1954年及1966年两次进行专门的回溯调查,其影响和破坏规模可见一斑,至今仍令人心悸。
1935年汉江洪水,16县市一片汪洋
而在南水北调的中线一期工程开工、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汉江大洪水”这个湖北省乃至国家水利部门几十年来的梦魇,终于可以结束了。在大坝加高到176.6米(正常蓄水位170米)后,汉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将由目前的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哪怕1935年洪水重来,丹江口水库也可以从容蓄洪,甚至可以不分洪。这就意味着,分蓄滞洪区内惴惴不安的70余万人口和他们的5万余公顷耕地,也获得了长期发展的机遇。测算表明,平均每年防洪经济效益为6.5亿元。除了经济效益以外,人们的生命安全有了保证,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不会因为分洪、蓄洪而打了水漂,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信心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值得多说一句的是,如果不加高大坝而维持目前的防洪方案,那么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投资累计将超过大坝加高的投资,需要搬迁的人口总量也将超过因为大坝加高而移民的总量。换言之,不加高大坝,时刻要提防着“汉江大洪水”这颗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的炸弹。对照之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中,看起来要“吃亏”的供水区中,也会有一个县的过半民众支持开工。
除涝效益
除涝效益主要体现在东线,缺水地区并非年年缺水,也会有丰水年甚至大涝之年。东线工程供水端沿线地区水系密集,洼地较多,很容易积涝。南水北调工程所建泵站很多都考虑到排涝功能,使得旱可补,涝可排。可增加排涝面积6800平方公里,配合原有的排涝能力,使其排涝标准由不足3年一遇提高到5年一遇以上。
受水省市分布表
分段 省市 地级及以上城市 水量分配(亿立方米)
中线一期 河南省 刁河灌区、南阳市、漯河市、周口市、平顶山市、许昌市、郑州市、焦作市、新乡市、鹤壁市、濮阳市、安阳市 37.70
河北省 邯郸市、邢台市、石家庄市、衡水市、保定市、廊坊市、沧州市 34.71
北京市 12.37
天津市 10.15
东线一期 江苏省 徐州、扬州、淮安、宿迁、连云港 19.25
安徽省 蚌埠、淮北、宿州 3.23
山东省 济南、青岛、聊城、德州、滨州、烟台、威海、淄博、潍坊、东营、枣庄、济宁、菏泽 13.53
调来的“南水”贵不贵?
根据国家规定,南水北调工程既有公益性也有经营性。调来的水,水价太低的话项目方难以还贷,水价太高的话用户又承受不起。根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部门的评价标准(水费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工业用水成本支出占工业产值1.5%),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受水地区的用户水价,均在居民和企业可承受范围以内,可以达到“保本微利”的预定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