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水利部主办、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承办、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水利部水文局协办的“湄公河流域各国防洪减灾管理技术培训班”于2010年6月19日在北京举行开班仪式。外交部和水利部的有关负责人出席开班仪式。来自湄公河委员会秘书处、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湄公河流域5国的学员将参加为期14天的培训。
“湄公河流域各国防洪减灾管理技术培训班”的举办,旨在切实搭建一个多边交流的平台,在已合作的基础上,深化在防洪抗旱减灾领域的技术合作,深入在该领域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交流,分享经验和成果,加强互信和理解,加深友谊、拓展合作。
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巡视员陈明忠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金生主持开班仪式。湄公河委员会秘书处金索提(KHEM Sothea)博士作为学员代表在开班仪式上发言。
陈明忠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国际河流众多,是世界上国际河流问题最复杂的国家,在国际河流开发利用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绝不会做有损于下游国家利益的事。他表示,中国水利部愿意与湄公河流域各国共同分享中国的成功经验和技术。中国与湄公河沿岸国家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一条大河把上下游6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各国血脉相通,利益相融,命运相关。自2003年以来,中国水利部通过湄委会向其成员国提供了报汛服务,今年还应急提供了旱季特枯情况下的水文资料,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开展了广泛的技术交流和人员互访,推动了双方水资源管理等领域能力的不断提高,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互信。今后,中国水利部还将进一步加强与湄公河流域各国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据悉,“湄公河流域各国防洪减灾管理技术培训班”将围绕防洪抗旱减灾与泥沙管理的主题,以培训课程、技术考察与文化交流等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学员们听取专题授课,走访水利单位并现场考察水利工程。还将邀请9位国内相关领域的优秀专家分别就“中国防洪减灾新进展”、“中国洪水管理和应急反应”、“洪水预报与防洪预警决策支持系统”、“中国开展国际河流合作的情况”、“水旱灾害统计制度”、“流域综合规划”、“中国河流泥沙管理介绍”、“水库泥沙及其控制措施”以及“水库泥沙案例分析”与“河道堤防建设与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授课。
此外,培训班还将先后访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文局、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多家水利单位,并前往黄河中下游流域现场考察花园口数字化水文站、标准化堤防、南水北调穿黄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西霞院水库和东平湖蓄滞洪区等水利工程。学员们还可以现场观看到今年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调水调沙过程。
“湄公河流域各国防洪减灾管理技术培训班”是外交部、财政部“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该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资助我国或亚洲区域组织共同组织的、在亚洲国家为主的区域合作机制下具有政府推动行为的多边合作项目,以及有亚洲区域成员参与的亚洲区域合作专题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