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进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所

专题报道>> 2020年第八届青年科技英才

 

赵进勇,博士,教高,中国水科院水生态环境所所长助理、室主任,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委会秘书长。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生态水利工程学、河流生态修复、城市水环境治理、流域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科研与实践工作。主持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水专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课题数十项,主编/参编水利部行业标准两项,参与编写生态水工学专著多部,累计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20余篇为SCI和EI检索,获得五项国家发明专利,十八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获得中国水科院建院60周年基础类优秀成果奖、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住建部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等奖项。获得中国水科院建院60周年杰出青年奖。

  1、基本情况

  姓名:  赵进勇  出生年月: 1976 年 10月

  单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

  学历: 工学博士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职务:所长助理、研究室主任

  专业:  水环境学

  研究方向:生态水利工程学、河流生态修复、城市水环境治理、流域水资源保护。

  兼职: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委会秘书长、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委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委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农业专委会委员、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委保护修复分委会委员;核心期刊《水资源保护》、《水生态学杂志》编委、《净水技术》青年编委;北京市水影响评价中心聘任评审专家,全国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亚洲河流生态修复协作网络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IAHR)会员,加拿大水资源协会会员。

  2、学习及工作经历

  2005.09-2010.07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环境学专业 获博士学位

  1998.07-2001.04 河海大学 防灾减灾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4.09-1998.07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 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1.05-2005.05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所    防洪减灾     工程师

  2005.05-2005.08 荷兰交通、公共工程与水管理部     堤防工程     工程师

  2005.08-2011.1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所    生态水工学 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2011.10-2012.09 中国水科院水环境所    水环境学     高级工程师

  2012.09-2013.10 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    河流生态修复    博士后

  2013.10-2019.01 中国水科院水环境所    生态水工学 室主任/教高

  2019.01-2019.07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借调   河流生态修复    教高

  2019.07-今      中国水科院水生态环境所   水环境学、生态水工学  所长助理、室主任、秘书长/教高

  3、主要科研经历与业绩

  主编水利部行业标准《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参编水利部行业标准《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导则》(SL709-2015)。参与编写专著多部:《生态水利工程学》(2019)、《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2015)、《河流生态修复》(2013)、《生态水利工程原理与技术》(2007)、《生态水工学探索》(2007)、《中国洪水管理战略研究》(2006),其中《生态水利工程原理与技术》获第二届中国政府出版奖图书奖提名奖,参与翻译专著《水利GIS—水资源地理信息系统》(2013),累计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20余篇为SCI和EI检索,获得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十五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研究成果“生态水工学理论体系与技术系统构建”获得中国水科院建院60周年基础类优秀成果奖,研究成果“北京顺义潮白河生态功能带规划研究”获得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二等奖,研究成果“北京市域水环境与滨水区统筹规划”获得2013年住建部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研究成果“河流生态修复理论研究与工程示范”获得2008年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研究成果“江新洲、棉船洲崩岸整治试验工程的设计、施工与观测”获得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应用成果特等奖。获得中国水科院建院60周年杰出青年奖。

  专业技术主要包括丰富和完善生态水工学理论和方法、创新研发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体系两个方面。

  (1)丰富和完善生态水工学理论和方法

  2003年,董哲仁先生提出了生态水工学(Eco-Hydraulic Engineering)的概念内涵和技术框架。作为主要完成人,多年来在董先生指导下持续丰富和完善生态水工学理论和方法,为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等提供了理论框架和总体策略。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个总体框架、2个河湖生态模型、1个分级系统、1套准则、1个方法库。1)提出了考虑多时空尺度、背景系统、关键生态因子、主要科学范式和模型、管理战略和技术方法的河湖生态系统研究总体框架;2)提出了可表征河流生命系统和生命支持系统相互作用及耦合关系的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整体性模型,建立了河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复杂响应关系;3)提出了河湖水系3流4维生态连通性模型,建立了水文过程驱动下物质流、物种流和信息流在河湖水系三维空间随时间维度动态变化的生态响应基本函数和变量判据,揭示了河湖水系连通生态机理;4)遵循河流生态系统演替规律,构建了以自然河流为参照,包括水文、地貌、物理化学、生物四大类生态要素指标的矩阵式河流生态状况分级系统,可科学、定量制定河湖生态修复目标;5)提出了基于自修复、自然化、生态完整性和负反馈调节原理的河湖生态修复规划准则,为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基础性依据;6)研发了多要素全周期的生态水利工程方法库,包括工程前期的河湖全生态要素定量计算方法,工程建设期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化改造技术,以及工程运行管理期的河流生态修复适应性管理决策支持平台等。

  (2)创新研发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体系

  基于生态水工学理论方法,创新研发了河流廊道、水网、区域三个尺度下的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体系,包括全覆盖立体式河流生态廊道拟自然修复技术工具箱、河湖水系生态连通规划关键技术、城乡河湖水环境三全三可式系统治理技术等。1) “河流廊道全覆盖、纵向-横向-垂向三维立体式”的拟自然修复技术工具箱包括洪泛河流多维动态生态廊道构建、丘陵区山溪雨源性河流生态修复、自适应式平面蜿蜒形态构造、植生式挡土墙生态护岸构建、柔性锚固生态护岸构建、仿生式多组合生态净水堰构建、多单元岸坡型湿地水质净化系统构建、针对硬质坡式护岸的原位植生式生态化改造等整装成套技术及构件材料;2)河湖水系生态连通规划关键技术包括考虑复杂网络中水文地貌-物理化学-生物群落关联影响的河湖水系生态连通性调查分析技术、基于图论的水系生态连通度评价技术、可分析水网蓄滞交换、循环净化、提供栖息地等功能的河湖水系水量-水质-水生态耦合模型、可同时进行河湖水系物理连通性和水文连通性分析的河湖水系生态连通规划布局方案优选技术、自然为导向-人工适度干预的纵向、横向和垂向河湖水系生态连通工程技术、考虑综合效果的河湖水系连通后评估技术等;3)流域视角下城乡河湖水环境三全三可式系统治理技术通过陆域-水域正向断面水质分析、水域-陆域反向断面达标目标设计、陆域-水域正向治理措施布局等逻辑环节,具有区域全覆盖、水污输移全过程、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等特点,可实现断面水质达标问题原因可定位定时识别、治理措施可落地有效、最终效果可分步推演定量预测等目标。

  “生态水工学”列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学科类词条;“生态水工学”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研究方向;依托成果影响力推动组建了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工学专委会;多年来持续为水利部的生态友好型水工程建设、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水系连通和生态流量保障等行业职能和中心工作提供有效理论方法技术支撑;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50余项,其中,全覆盖立体式河流生态廊道拟自然修复技术应用于山东、湖南、浙江等地区,水系生态连通规划方法应用于江苏、广东、山东、吉林等地区,城乡河湖三全三可水环境治理技术应用于湖北、北京、四川、河北等地区,河流生态修复适应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列入水利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目录,并在水利部定点扶贫重庆巫溪以及浙江和广西等地区推广应用。

  4.学科发展思路与研究团队建设

  学科发展思路:(1)理论创新。以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对水生态系统胁迫的生态机理为切入点,从本质和全局上把握河湖生态保护修复的方向和战略。(2)多学科交叉融合。对水利工程学、生态工程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进行高度交叉融合,强化系统性。(3)生态模型定量化。引进和创新诸多数值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解决生态要素分析难于定量化的软肋。(4)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包括RS、GIS、 GPS和AI技术等,满足生态多源大数据分析需求。(5)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持续为水利部生态友好水工程建设、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水系连通和生态流量保障等中心工作提供支撑。

  研究团队建设:秉承“源洁流清 止于至善”理念,严格落实执行院所规章制度,学习借鉴先进团队经验做法,抓好团队负责人的体系构建和分类服务工作,强化团队成员的角色感、全局观和执行力,助力团队成员的价值自我实现,努力建设一支在流域水生态环境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团队。

  5. 科研感悟

  格物致知,紧盯新时期行业发展需求,遵循科研规律,以服务为宗旨,求真求实;

  感恩师友,人生际遇皆由缘造,一路遇见的师长、领导、同仁,均亦师亦友,倍加珍惜;

  继往开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道法自然,循道而趋,继续努力。

在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河流生态修复水工程实验室

在澳大利亚参加国际河流研讨会

在项目现场查勘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07 15: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