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通知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妇工园地 >> 文章
结婚证的一波三折 
http://www.iwhr.com     2010-03-12 14:32     来源:      作者:
字体: 】    打印    关闭    

党委宣传部 马静

    办公室的小单身一个个准备结婚了,听说拿着户口本、身份证、照片就可以登记领结婚证,不由地想起自己曲折的领证经历,回味着好事多磨的幸福,也感慨着社会的巨大变化。

    我与先生是1994年登记结婚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登记审查很严,提供的材料很多,清晰记得装材料的大文件袋里是厚厚一摞:双方单位出具的婚姻证明,指定医院的体检证明、参加婚前教育证明,规定尺寸的黑白合影照,户口本,身份证,另外还有在医院购买的新婚知识读本、登记处购买的结婚纪念品等等。当时对结婚登记还很有些不好意思声张的我,曾向单位同事请教过相关的手续,第一感觉就是真复杂,也没想到还有那么多具体细节要求,晕头晕脑地就开始做准备了。由此也就有了我们领取结婚证的一波三折。

    第一次  错用单位简称

    我与先生把材料准备齐全,挑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各自请好假,兴高采烈地直奔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处。婚姻登记处是一处里外套间的办公室,在里间办手续,每次可以同时办理2对,其余的人在外间排队等候。里间柜台里还摆放有各种结婚纪念品供新人选购。当时登记的新人加上我们共有四对,我们排在第三位。大概是心情激动,再加上搞不清楚里面在说些什么,我与先生都感觉前面两对花费的时间真漫长,好久才轮到我们。接待我们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同志,也许出于对年青人幸福把关的责任感,她表情很严肃,让我与先生也不由自主地有些紧张。接过我们递过去的材料,她边翻看边提问,“是自愿结婚吗?”我与先生忙不迭地回答:“是,是”。随后又询问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我们一一回答。正以为一切顺利,她却挑出一份材料,对我们说:“这张证明不行。”我一看是我的婚姻情况证明,急忙表白,“阿姨,我真没结过婚”。先生不顾身份是否合适也急急地在旁边作证。她大概看我们真着急了,倒难得地笑了,指着材料说:“单位名称不对,回去重开”。原来负责开证明的同事填的是单位简称,与印章不符。我解释用的是单位简称,情况是千真万确的,可以打电话核对的。她又恢复了严肃的表情,而且异常认真地扫视着我们,一字一句地说:“结婚哪能开玩笑,所有材料要存档,必须照章办事”。任凭我和先生如何解释,她丝毫不为所动。第一次领证就这样以失败告终了。回去的路上先生一直安慰有些自责的我(估计更多的是自我安慰),“好事多磨,好事多磨”。而这也成为我与先生上的第一堂真实的婚姻教育课,虽然当时对工作人员的较真有些看法,但那句“结婚哪能开玩笑”却让我们记在了心里,使我们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初就感受到它的严肃、神圣、不可亵渎,提醒着我们在感情生活中不能随意而为、率性做事,因为婚姻是开不得玩笑的。

    第二次 婚检医院不对口

    重新开好证明,我们第二次去登记处。这次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同志。照例询问基本情况,核对各种材料,我们小心翼翼,心中祈祷着千万别再出问题。谁知怕什么来什么,男同志指着我们的婚检证明说:“你们去的医院不是我们的对口医院,要重新婚检”。我们一听傻眼了。当时考虑先生工作比较忙,就到离他单位比较近的定点合同医院里做的婚检,没想到登记处还有对口医院。先生申辩:“我们去的是单位的合同医院,有婚检资格,我们体检也没有发现问题,为什么还要重新体检?”男同志很不耐烦,“这是我们的规定,其他医院的不行”。先生虽然很是气不过,但终究没有勇气做出“我不登记”的壮举,只好乖乖地打听对口医院在哪儿,好在就隔两个街道,当即前往。还算运气比较好,在医院挂号缴费体检完后,正赶上不是每天都有的免费婚前培训(也是必须参加的,否则还得预约前来),老老实实地观看录像、听老师讲座。培训结束时,工作人员通知我们交费取书,原来培训免费资料却是不免费的。我心中有些被骗钱的感觉,正想说资料我们不要了(不要是不行的,否则婚前教育证明拿不到),先生却已经赶紧把钱交了,看来他实在不愿意因为这些“小事”耽误他的娶妻大计了。

    如果第一次领证没有成功是因为人为因素,第二次就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了。多年后,与朋友笑谈自己的这段经历,彼此戏说着在经济大潮中各行业、各单位增收创收的种种创新之举,对民政部门、医院的属地管理、互利合作、变相收费也就充满了理解。而我们的亲身经历也就成为那个时代发展轨迹的一个小小的见证。

    第三次  终于成功

    经历了两次领证未遂,先生和我都是高度紧张了。第三次我们把所有可能与登记有关的材料都捋了一遍,细心地装在一个大文件袋里,互相提醒是不是有遗漏,很有些并肩作战、同舟共济的感觉。2月2日,一个吉祥的好日子,我们再赴登记处。排在我们前面的是一名现役军人和他的女朋友,由于军人的证明上缺少要求的一个公章,工作人员要求他回部队驻地补盖,军人一听急得声音都变了,部队在湖南,来回好几天,他的假期马上就结束了,怎么都来不及呀。自然,解释是没用的,目送他们沮丧地走出登记处,我和先生心中大有同病相怜的感觉,也充满了对工作人员照章办事的无奈,两人不由得握紧了手,我们也还没过关呢!应了那句俗话“事不过三”吧,当工作人员终于对我们说材料都符合要求,并热情地建议我们应该购买结婚纪念品时,先生大概乐昏了头,只顾连连说“好,好”,于是一对不知什么材料铸造的纪念章就放进我们的大文件袋里了,算是又为民政部门经济发展做出了一点贡献。捏着盖着鲜红大印的结婚证走出登记处,我和先生相视一笑,心有灵犀地指着对方说“这辈子就是你了,再也不结婚了”。看看,得之不易呀,所以倍加珍惜。

    及至后来听说新的《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婚检免费,心里着实赞成,再听说婚姻登记程序简化,不用单位开具婚姻状况证明、不需要介绍信、婚检自愿……,更加感慨社会观念的巨大变化。结婚登记由政府的全知全能管理演变为尊重个人选择的“私事”,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更让人感受到了严肃的法规后面蕴涵的浓浓人情。祝福今天的年青人,也怀念自己的那段青春岁月,点点滴滴充盈的独特幸福滋味,让我们用心缔造、用心体味吧。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当年的结婚纪念章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07 14: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