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通知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妇工园地 >> 文章
女儿的随笔 
http://www.iwhr.com     2009-12-16 10:45     来源:      作者:
字体: 】    打印    关闭    

泥沙所  陈金荣

    我喜欢看女儿的随笔。在欣赏的同时,可以了解孩子的想法,母女沟通起来,也会少一些障碍。

    看女儿的随笔,对我来说,是享受、是满足,是发现女儿需求的过程。

    女儿随笔写得不错,刚上初中就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但每次她把随笔本捧给我看时,还是很在意我的表情。

    能够得到妈妈认可,她都开心地笑笑。在我眼里,女儿善良可爱,看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文字表达能力也不错,我应该鼓励她。

    多鼓励,她就更敢于去写,她写的是真正的随笔,不用草稿,是原汁原味儿的随笔。在一次次写作的过程中,慢慢地就进步了。

    看过女儿的随笔,我若发现了问题,就了解她这样写的想法、理由、用意。

    后来看到女儿写道:

    ……随笔成了周末时的一项非比寻常的作业。每次写完一篇,我都要拿到妈妈跟前,心急地等着妈妈带上眼镜,看我的随笔。

    这通常是在周日的下午或傍晚,妈妈放下手中的东西,戴上眼镜,捧起我的本子,细细阅读。那认真的神情,我现在还常能想起。那时的妈妈,没有将我当做小孩子看待。她站在与我平等的位置上,表达着对我的尊重。

    我的随笔通常会给妈妈带来惊喜。她在看完最后一个字时,总会兴奋地搂着我,欣喜的声音像点燃的烟花一样响起:“你真是妈妈的骄傲!”烟花在我心里划出完美的图案。

    女儿说那时的我,没有把她当小孩子看。实际上,是我没有点评的能力,不敢评论。我觉得说不到点子上的评语会让孩子感到茫然,拿不准如何再下笔。过多的评论就等于把她关到了房子里,虽然冬暖夏凉,有书有笔,但看不到外面的风景,没有新鲜的空气,写出的文章也会失去活力。

    我庆幸女儿遇到了好老师。老师的评语,是给孩子彩色的笔,让孩子画彩虹;是翅膀,引导孩子到天空展翅;是自信,让孩子感觉到:我也行!

    女儿初中毕业时,收到语文老师送的礼物是记录班里故事的随笔。

    其中写到:

    七班有才女,夏明媛是其一,……。

    夏明媛爱写、能写。发现夏明媛的写作才能缘于她的随笔,她的文字清新可人,具备同龄人不多有的文字想象力。………。

    为了更好地和女儿交流,我也上QQ、开博客。

    一次我看到石榴,想起女儿写爷爷家小院石榴树下的故事,就顺手贴到了我的博客上。老师和同学也看到了。老师写道:“或许是真情使然。当初看这一篇时,我也很惊讶于她文字的朴实厚重。”同学留言:“当初在课上当范文展示过的。那时就很佩服夏明媛的文笔!”

    2004年暑假,泥沙所组织职工家属到大连旅游,女儿的大连旅游随笔,贴到宣传栏后受到了好评。

    女儿小时候,我订过《童话报》,后来订《幼儿文学》,也许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女儿对文字的兴趣。进入初中,老师推荐《青年文摘》,女儿就开始订阅,自己还经常买《同学月刊》等,后来又增加了《读者》文摘。一直到参加工作前,《读者》和《青年文摘》每期必买。就是备战高考的最后那段紧张日子,都没少看一本。

    女儿高考前,我很希望她能报考首都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或小学语文等专业,我看中了设在学校的“中国少年儿童文学艺术研究发展中心”等机构。我希望她能接触到中心的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起码是经常看到中心的牌子,提醒自己别放弃写作。但她说写作是业余爱好,我们尊重了她自己的选择。

    在帮女儿整理房间时,我喜欢发现她随意夹在书报中或她丢在某个角落的笔迹。总觉得那小小的纸片,是有生命的。

    她在博客上写到:

    写字这件事,还是在纸上最为妙。我喜欢手握着笔在纸上写字的感觉,那笔与纸碰触时,像是有着感应牵在心里似的,不自觉便能引出文章来。在纸上写字,好比是女娲造人,不光是整篇文章,就是那每一个字,无论美丑,都是带着自己的影子,看着都亲切。

    想起以前,一边写字,一边听着笔尖和纸页的悄悄细语,竟然听得入神住了笔,它们俩也没了声音,回过神后自己都觉得冒傻气!

    我女儿“傻的可爱”吧。

    我希望在她的生活中,笔和纸的悄悄细语,不断丰富着她的业余生活。

    我内心深处,是想着要给女儿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但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场面,看到女儿总还是悠哉悠哉的不急不躁,我心里也不免着急冒火。我有时会告诉她,谁谁现在怎么样了,谁谁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我虽用心良苦,可女儿根本不领情,有时我就控制不住自己了。我大声地表示对她不满,非但没有激起她的“上进心”,还惹得她很烦。我气她也恼。

    后来,我发现了女儿写在纸片上的文字,我知道自己的努力白费了。女儿承认,我讲的周围那些年轻人,都很优秀,是“骑士”;但她想要的是“田园”生活,她愿意做“农夫”。她不想成为“骑士”,不愿意“骑士”闯入她的领地。

    父母对孩子来说,应该是参谋而不应是上司。真正做好参谋很难。孩子长大了,开始走自己的路,那就更是如此了。

    我终于想通了,因为我爱她。女儿健康快乐比功利更重要。想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只能给自己和孩子都带来伤害。

    女儿初三时,钟正琴建议我整理出版随笔集。我也愿意更多的人看到,在征求女儿意见时,她说自己写随笔不是为了出版。我想想也是,这时出书,出不成对女儿是打击;出版了,或许会扰乱她平静的学习生活,也不利于她的成长,就放弃了出书的念头。

    2007年,看着女儿编辑的模拟书印出来,非常好。我的心又动了。再跟她谈起出书,她终于同意出版她的部分随笔。她初中的随笔本也成了我的宝贝。

    女儿是个情感丰富、善良有爱心的孩子。想说的话,在她的文字里不经意间就表现出来了。

    今年5月,随笔集《典典的天空》正式出版。女儿也幸运地被见习单位领导看中,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看着长大的女儿,我感到欣慰和满足。

    愿我的女儿永远快乐,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健健康康、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07 14: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