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所 李慧梅
常听人们说“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虽不能体味其深意,但每每想起,便也觉得是条颠覆不破的真理。那些哲学家们概括得精辟,没有能力的人,会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便就舍不得。
古人以为做任何事情在考虑舍弃之前,恐怕总是要先获取,有了取,才有得舍。当人们取得多了之后,常常惦记舍弃,因为只有舍弃了,方可再取。现实中的人们似乎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过他们的处世哲学要来得更有深度。先忍痛舍弃,后才得以获取,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所以我以为“取”、“舍”虽是反义,却也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取否与舍否不可妄下结论,真的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试想人之初,只知获取。除了获取最基本的生命,更要取得食物,以求日后成长;取得知识,以求充实内涵。渐渐日后成年,便将有取有舍。游走在取舍之间的人们,请牢牢铭记,取要取得其所,舍要舍得值得。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志士因追求真理而舍弃生命,而丢掉性命者为取钱财、权位的也不在少数,于是就会生出难取难舍的感叹!面对纷杂的大千世界,追溯着那些取舍难断的人们,我顿唏嘘不已。
话说人到暮年,我更要力劝人们懂得舍弃,就仿佛登山遇刀削斧劈般险峻,驶危舟遭惊涛骇浪时,先得将不必要的行李抛弃,以减轻重量,保持体力;仍然嫌重时,那些次要的东西也要学会忍痛舍去;再有险境,则除了自身之外,任何物品都保留不得。所以人到此时,绝对是舍多于取,这大概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不知舍弃、不服老的人,常常不得不最先落水坠崖,最后把老本也赔了进去。
如此说来,人生是愈取愈少,愈舍愈多,然也。人生是一个需要不断放弃的过程,必要有所取舍,有所得失。不要总是得陇望蜀,过分地迷恋那物欲横流的东西,贪婪地往自己行囊中增加无穷无尽的身外之物。其实,我们的人生是否幸福,关键是看你是否懂得取舍,过分的索取、欲望太多会成为你一生的累赘。我想说的是:懂得取舍,也就懂得了生活,学会取舍,也就学会了生活。只有这样,在许许多多的取舍之间,才能做到浓入而淡出,才能超脱自我过恬淡的生活。
人生就是如此难取舍。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不“舍”,人也会变得越来越现实,缺少了舍弃的勇气,不妨记住这句话吧,少年时舍其不能有;壮年时舍其不当有;老年时舍其不必有。学会取舍,然后继续走自己轻松的路,相信你的生活从此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