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时间:2008年9月2日
采访地点:水科院A栋楼老院长办公室
采访人:殷人琦
被采访人:陈炳新
殷人琦:陈院长,您在水科院亲历了从建院、撤消、恢复重建至今的全过程,请您谈谈对水科院50年发展历程的感受?
陈炳新:我亲历了1958年的水科院创建,1969年的解散,1978年的恢复重建,直至退休,现仍在《水利学报》担任主编。对水科院有着深厚的感情。是她给了我施展才干的平台,是她培养了我。
新中国成立初期,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机构处于分散的重复建设之中,国务院规划委员会决定合并性质相同、内容相近的研究机构,形成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水利水电科研中心,解决水利水电建设中关键的重大的技术问题,于是1958年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诞生了,她由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水利部水利科学研究院和电力工业部水电科学研究院3个单位合并而成。经过50年的发展,目前,水科院已成为我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中心,承担了许多国内重要水利水电项目中提出的科学研究任务,国家重点科学技术攻关项目和水利部、国家电力公司的重点科学研究任务。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水科院也逐渐形成一种精神,那就是创新、求实、敬业、奉献的精神。在各研究领域得到发展的同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在水科院发展的50年中,我也受益匪浅,从具体从事水力学研究直到我担任院长职务,离不开水科院的培养。
殷人琦:您在水科院工作期间,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事情?
陈炳新:水科院从1958年到1968年的10年间,奠定了水科院各专业发展的基础。这10年对我影响最大,记忆也最深刻的是在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和影响下,我逐步成长,并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不求名,不求利,不怕辛苦,抓住重大和工程急需的问题来开展工作。这种科学的态度和作风,以及联系工程实际解决问题的作风,使我终身受益。
1969年到1978年初,水科院经历了10年的离散时期。85%的人员被下放,机构被撤销,仪器设备被破坏,房屋被挤占,使20世纪60年代中期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工作中断。我被下放到三门峡第十一工程局,有的同志下放到第十三工程局、第四工程局等。这时水科院虽然已经解体了,但我仍感到有一个无形中的水科院在影响着我。比如说我在三门峡工地,在工程中碰到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在工程局的领导下,成立了第十一工程局勘测设计研究院,有100多人,而且专业比较齐全,有水工结构、水文、泥沙、仪器、水工等专业的人员,把这些人员组织起来后,就可以开展许多科技攻关活动了。下放到其他工程局的同志,也有类似的情况,都在结合工程实际开展科研工作。我觉得这是受水科院创建这10年的影响,为工程服务的理念在我脑子里扎下了根。因此我觉得这不是简单的下放,而是为工程解决实际问题。
1978年4月水科院恢复重建。把我从工地上调了回来,继续从事水力学方面的研究。
1984—1994年,是水科院改革发展时期,也是我任副院长和院长的时期。1984年,我任水科院副院长,1990年任院长。在我任职期间正赶上我国进行科技体制改革,水科院也开始摸着石头过河。从1984年12月到1994年9月,水科院经历了由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时期。这10年来,科技人员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树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基础,注重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指导思想。
1984年9月水利电力部批准水科院为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在全院开始了由国家事业费开支变为有偿合同制和科学基金制的改革。对于科技开发型研究所,试行上交递增包干经济责任制,对内实行课题承包制,对外实行有偿合同制。社会公益型研究所,则实行科学事业费包干使用制度。职能部门实行管理和服务分开的原则,管理部门逐步建立健全定岗定员制度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后勤服务部门推行全额承包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全院发挥了科研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优势,努力开拓外向型科技合作,为了实现科工贸一体化,水科院成立了北京科禹水工程技术总公司和爱德服务总公司,各所也相继成立了分公司。10年来,水科院结合葛洲坝、乌江渡、安康、龙羊峡、东江、二滩、三峡、五强溪等水电站,广东和秦山核电站,陡河、湛江、分宜火电厂等国内数百项水利、水电、火电、核电工程和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改造等方面,提供了科技成果和技术服务,解决了生产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
水科院科技体制改革起步后,虽然给院里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动力。改革进一步调动了全院职工的积极性,从领导到科技人员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和竞争的意识也进一步增强了。每年国家下达的科研任务和横向科技合同都按计划完成,科研后劲不断增强,科研条件和职工生活也有所改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水科院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提高我国水利水电科技在国际的影响力和地位,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引进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同时也引进人才。匡尚富院长就是在当时引进的人才。
再就是为水科院今后的发展着想。我任院长的这一届班子通过民主讨论,还为水科院今后发展做了一件大事,就是在大兴买了一片地,这片地对水科院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想再发展,在城区没有发展的余地了,而在大兴有了这一片地,水科院就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作为当时院领导班子的主要成员,要为下一届班子铺好路、搭好桥,要为年轻一代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让年轻人在此基础上去施展,去创造更多辉煌的业绩。

2001年9月国际水力学大会
(编辑:张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