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庆顾问委员会
 ·院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
 ·院庆工作办公室
 电  话:68785208
 邮  箱:yinrq@iwhr.com
 联系人:殷人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中国水科院50周年院庆 >> 百人访谈 >> 人物
服务中心工作 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http://www.iwhr.com     2008-09-09 11:21     来源:      作者:
字体: 】    打印    关闭    

采访时间:2008年9月1日
采访地点:水科院A栋楼党委办公室
采访人:殷人琦
被采访人:陈祥建
 
    殷人琦:2008年10月,水科院将迎来组建50周年纪念。您作为院党委副书记,与水科院共同走过了31年风雨岁月,是水科院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的历史亲历者,也是目睹水科院取得辉煌成就的见证者,请您谈谈三十多年来你在水科院工作的情况。

    陈祥建:我是1977年4月由部队复员到水科院工作的,最初是在机关党委工作,1985年6月到院办公室,先后担任党组秘书、机要秘书,秘书科长,副主任,主任,其间还曾兼任过党委办公室主任,1997年11月至今一直任水科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院工会主席,职工代表大会主任,2005年1月至今兼任北京爱德服务总公司总经理。

    殷人琦:从您的工作经历看,您一直从事党的工作,担任了十多年的水科院党委副书记。水科院五十年发展历程、五十年辉煌成就,是三个文明建设的共同进步和齐获丰收。请您介绍一下水科院党建工作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陈祥建:多年来,我院不仅为水利水电建设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取得较大成绩。我院连续十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和“首都文明单位”称号,2007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标兵”称号,自2000年起一直保持了“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称号;自1998年起连续被评为“水利部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还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水利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农林水利系统和谐事业单位”等,实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我想这些成绩和荣誉的取得,和院领导班子对党建和精神文明工作的高度重视、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全院党员干部职工对党委工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目前,我院党委下设1个党委、4个总支、50个支部;共有党员1096人。是水利部直属机关范围内管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数量最多的基层党委。因此,党建工作抓的如何,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如何,1000余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怎样,直接关系到我院科技体制改革和科研生产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院党委、院领导班子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逐级明确党建工作责任制。院党委书记、院长匡尚富主持全面工作,不仅在先进性教育等重大活动中能亲力亲为,而且在院党委组织的其他重要会议和活动中,也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出席并发表讲话;我作为党委专职副书记具体抓党委常务工作;党委常委、副院长分工负责组织、宣传、统战、精神文明和群众工作等。院领导班子成员不仅积极参加党委组织的重要会议和活动,而且主动深入到联系单位,按分工坚持参加基层单位召开的党员处以上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检查和所处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对基层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通过落实“一岗双责”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整合各方力量,切实加强了对我院党建工作的领导。在院党委、院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地领导下,我院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规范,经费落实保障,为全院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

    同时,院党委注重从水科院实际出发,在改革创新党建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在理论建设方面,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在创新学习内容、注重学习实效上下功夫,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并注重对处以上干部和党支部书记的培训,提高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二是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按照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的目标,先后建立了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领导干部选拔及年度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谈话和诫勉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并发挥职代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和院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咨询作用,有效地保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贯彻落实。三是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从2001年起,建立和实行了《党支部工作手册》考评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和“四项任务”制度,强化了基层党支部履行党建工作职责,并在党费下拨、发展党员公示、长期出国出境党员管理、流动党员管理等方面,根据我院党建工作实际做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四是打造特色水科院文化,逐渐形成了以“创新、求实、敬业、奉献”的水科院精神为核心,以院内部刊物《水科之声》、专题网页“党建与精神文明”、南北院宣传栏为阵地,以先进典型人物为载体,工青妇等群众性组织齐抓共管的生动的文化建设格局。五是以服务群众为根本,每年春节、建党等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坚持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和困难职工,并自2000年始连续9年,从解决职工最关心、与群众切身利益最密切的问题入手,为群众办实事,截至2007年年底,共为群众办实事83件。

    当2020年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时,中国水科院也将建成世界一流的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水利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成果、科技条件平台和研发基地、科研管理和技术支撑方面,步入世界先进科研机构的行列。在这一进程中,院党委将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带领全院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推进我院党建工作的不断向前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殷人琦:刚才您对我院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了比较全面和详细的介绍,因为您从2005年开始也兼任了我院爱德服务总公司总经理,负责我院后勤服务部门的具体工作,请您再介绍一下我院后勤服务改革的经历和未来发展的道路。

    陈祥建:水科院自1958年组建完成后,后勤部门承担着全院繁重的后勤行政事务管理和生活服务工作。在院财政拨款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后勤部门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全院的各项后勤服务工作,保障了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水科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后勤体制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其服务是供给制、福利制、小而全、封闭式的自我服务,造成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行政管理负担过重,人、财、物等各项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束缚了后勤服务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院后勤服务工作经历了两个阶段的重大改革。第一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以前,主要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逐步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实行管理科学化和服务社会化,并向市场化迈进:一是实现了后勤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的分离,由院投资成立了北京爱德服务总公司,迈出了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步伐;二是建立起新的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新型服务运行机制,初步开始向市场化、企业化迈进;三是发挥自己的设备、技术、人才等优势,减轻院财政负担,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后勤部门的自身实力。第二阶段是从1998年国务院决定实施机关后勤改革至今,主要是在原来改革基础上,以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为方向,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进一步深化科研后勤服务改革:一是科学地整合资源,提升管理水平、降低服务成本、开辟新的服务项目和领域,达到既提高服务水平、质量又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二是完善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公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使公司的制度化经营步入良性轨道;三是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入手,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的后勤队伍。通过30年的改革,我院后勤部门逐步找到了一条适应国情、院情和自身发展的道路,在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后勤管理,增强保障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新时期、新形势也给后勤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后勤改革和发展的任务还很繁重,还需要我们经过进一步改革加以解决。首先,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自我创新。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善于研究借鉴一切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做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后勤工作,推动后勤改革健康发展。其次,要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改革方向。实践证明,“三化”改革的目标,有利于我院后勤服务的健康和谐发展,从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看,目前我院后勤工作的“三化”水平还较低,后勤改革仍处在初级阶段,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的过程中,大幅度提升“三化”的程度。再次,要坚持加强组织领导,搞好改革的宣传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必须组织专人加强改革方针政策的调查研究,分析面临的形势和现状,协调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和方案;加强后勤改革宣传,积极争取机关干部和相关部门更多地了解、理解、帮助和支持后勤改革,促进改革迈上一个新台阶。

    在建设世界一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工作中,后勤和谐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后勤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认清后勤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科研后勤的改革与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发展再立新功。

(编辑:况黎丹)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07 1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