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大坝之问 >> 第1部分 为什么要建大坝
建坝拦水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发布时间: 2011-01-17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淡水,早期的人们都是依河流、湖泊而居。陆地上的淡水主要是降雨带来的,在地域和时间上分布是不均匀的。堆土成坝、拦蓄雨水是人类生存的自然选择。

  实际上,在自然界中,天然的“拦水坝体”比较常见,尤其是在峰峦叠嶂的山区。地质变动(比如地震、火山、泥石流等)作用会形成各种堰塞体,挡住河流,形成一座座天然的“水库”。这些堰塞湖星罗棋布,截流雨水,滋养着生命,装扮着大地,形成一道道风景。比如右图所示的著名的九寨沟五花海,就是由于滑波和泥石流作用形成的,其海拔2472米,平均深度接近5米,水面面积约8万平方米,“库容”约60万立方米。
 
  除了这些天然存在的坝,动物们出于本能也会建“坝”。海狸是一种有趣的动物,像蜜蜂喜欢建造蜂巢一样,海狸在河流上筑起了漂亮的大坝。下图,海狸用石块、树枝和淤泥在河流中筑成了大坝。它们跑到岸边去啃树木,被咬断的树干横阻于溪流之上,使得海狸窝周边的水位抬升,仿佛是新居前的护城河一样,保卫这个家族的安全。这种“大坝”,最长可达300米左右,为捕鱼提供了方便。

  海狸筑坝,是利用自然、享受自然的一种本能。人类在发展的进程中,一面和自然做斗争,一面在自然的提示下,开始懂得修筑人工防洪堤埂,以保护自己的农田和居所。随着对堤埂的逐渐认识,大坝的功能也随之增多。

  天然形成的坝是“死坝”,只能拦河蓄水,形成湖泊,而人工建造的大坝是可调控的,可控制水流和水量,因而可兼顾水利的各种功能。在古代,人类筑坝,一方面是为了抵御洪水的侵袭,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灌溉取水之用。后来,筑坝蓄水还产生了改善航运、养鱼、发电等多种效益。所谓“兴利避害”,大坝是一个绝佳的体现。大坝是真正的“水利”工程,是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国水库大坝建设的历史源远流长。见诸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蓄水坝,是相传建于公元前598~前591年间的安徽省寿县的“芍陂”—安丰塘坝,坝高6.5米,库容约9070万立方米,是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芍陂的建成,使得安丰地区年年粮食丰收,一跃成为春秋时期楚国的经济要地。到了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对安丰塘坝有比较详尽的描述,“北有淮水,南有比淠水,西有如溪水,东有淝水。”安丰塘犹如一个大湖,四周设5门,只有淠水流入,其余4门为放水或调节水量之用。北魏之后,历朝历代都曾多次修复和更新改建,仅明清两朝的修治就有20余次。时至今日,安丰塘水库已运行了2600多年,且仍在农业生产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在中国,江河治理,代代相传,历史悠久。但大坝建设一直以来发展较慢。根据1950年国际大坝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Large Dams)统计资料,全球5268座水库大坝(坝高高于15米)中,中国仅有22座,数量极其有限,与国际上比较,无论水库总的库容还是水电总的发电量都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1950年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的水库大坝建设和坝工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2008年底,中国已建和在建的30米以上大坝5443座,对我国的防洪、灌溉、供水和能源产生了巨大效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海淀区复兴路甲一号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07 14: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