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水龙”穿越大半个中国

        想象一下,从南向北铺设三条水道,齐头并进穿越崇山峻岭、河湖港汊;逢山开洞,遇河架槽、钻地,低水位时提升,高水头时自流,就像三条水龙上下翻腾,直济黄淮海流域,何等壮观!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的年调水总规模约448亿立方米,约为当今中国全年用水量的1/10,相当于十几个北京市的用水量,可以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危急局面。

        这项水利工程横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涉及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输水线路长,穿越河流多,工程涉及面广,社会和生态效益巨大。它包括水库、湖泊、运河、河道、大坝、泵站、隧洞、渡槽、暗涵、倒虹吸、PCCP管道、明渠等水利工程项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巨型水利工程,其规模和难度在国内外均无先例。仅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土石方开挖量为17.8亿立方米,土石方填筑量6.2亿立方米,混凝土使用量6300万立方米。

        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下、中、上游向北方调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相互连接,组成一个水网,形成“四横三纵”总体格局。通过对水量跨流域重新调配,可协调东、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关系,达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优化配置目标。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的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抽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和其他南北向河道向北输水,经过泵站逐级提水至黄河南岸的东平湖。出了东平湖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穿过黄河,输水到鲁北、冀东和天津市;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等胶东地区城市。总体工程规划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先送水到鲁北和胶东,二期可达到天津。

        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线开挖渠道,沿唐白河平原北缘、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水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整个工程规划分两期实施。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补充黄河水资源的不足,西线工程主要解决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整个工程规划分三期实施。

        由于工程量浩大,三条调水线路工程均需分期实施,建设时间约需40~50年。从当前缺水形势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等综合分析,先期实施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目前,东、中线一期工程已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开工。预计东线一期工程将于2013年底实现全线通水,中线一期工程将于2014年汛后实现全线通水。截至目前,南水北调工程已建成项目已经部分投入使用,在区域调水、改善生态、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出实际的效益。

        南水北调工程的线路长、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是由多项目组成的庞大项目集群。它不仅仅是一项跨流域调水的水利工程,也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经济工程和生态环境工程。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设计、建设、运行等方面,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它所采用的许多硬技术和软科学都是世界级的,是水利学科与多个边缘学科联合研究的前沿领域。

南水北调的三条线路根据地形不同各有特点

        东线从长江下游取水,经13级泵站逐级提水,与途径的河湖交汇,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最终提到东平湖最高水位,然后自流而下。用个形象的比喻,一连串的湖泊就像管道连起来的一个个水盆,一个比一个高,从低水盆逐级把水提到高水盆,水盆起到蓄水的作用,水道与整个水系融在一起。

        中线取水自长江支流汉江,利用丹江口水库与北京之间约100米落差,通过一条新开的渠道直流到北京,途中不与任何水系交融,全封闭、全立交,是一条真正的“水龙”。

        西线取水于长江源头支流,由于地形复杂,虽然存在落差,但无法从地表直流,主要是通过隧洞连接两河源头,可以说是条“钻地水龙”。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17/12/07 18: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