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的论证过程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调些“南水”到北方,这个共识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问题不是“调不调”,而是“如何调”,比如从哪里调水?调多少水?走什么路线?供应哪些地区?……为了回答好这些问题,南水北调工程进行了长期的规划论证,整整用了50年。

1952~1961:探索阶段

        早在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黄委)为了解决黄河水量不足的问题,开始研究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向黄河上游调水的可能性,为此还组织了对黄河源头的勘查。同年10月,毛主席视察黄河,黄委主任王化云作了“引江济黄”构想的汇报,毛主席听后指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第一次提出了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4个月后,毛主席乘“长江”舰视察长江,在听取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委)主任林一山的汇报时再次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从南方借点水给北方?”指示要对汉江引水方案作进一步研究,组织人员勘查,一有资料就立即给他写信。

        从1954年起,黄委和长江委(1956~1988年间改称“长江流域治理规划办公室”,即“长办”)陆续提出了多种调水方案,总的指导原则是从长江或汉江调水,补充黄河及淮河。1958年6月,长办进一步提出,从长江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分别调水,接济黄河、淮河、海河。这个布局,已经开始具备今天南水北调工程的西线、中线和东线线路的雏形了。2个月后,在北戴河会议上,“南水北调”首次被写入中央正式文件《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

      但在60年代,黄淮海平原缺水问题尚未对经济发展造成明显威胁,反而很多地区洪涝灾害频繁,需首先治理水患,因此南水北调议题被暂时搁置。

1972~1979:以东线为重点的规划阶段

        北方缺水的压力在1972年突然增大,这一年华北地区大旱,调水又被提上了议程。1973年,国务院召开了北方17省市抗旱会议,会后,水电部开始研究从长江向华北平原调水的近期方案。由此,对南水北调开始了更加深入系统的规划研究。

        经过对几条线路的比较,认为由东线调水最为现实,东线工程成为规划研究的重点。1974年和1976年,水电部提出了以京杭运河为干线、将长江水送到天津的东线近期工程实施方案,并送有关省市征求意见。

        1979年年底,水利部决定,规划工作按西线、中线、东线三项工程分别进行。

1980~1994:同时开展东、中、西线规划研究阶段

        在70年代以后,随着黄淮海平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北方以前很多“不觉得缺水”、甚至年年操心防汛治涝的地区,水也显得越来越少,开始不够用了。

        1980年和1981年,海河流域连续两年出现严重干旱,再次震动了决策层。国务院决定临时引黄济津,并加快建设引滦入津工程,同时计划在“六五”期间实施南水北调。

        东、中、西线的规划研究,也随之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东线

        1983年,由于当时穿黄技术尚不具备,水电部的东线一期方案提出暂不穿黄,而是通水通航到山东济宁为止。国家计委审查后认为,送到济宁不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最终目的,建议补充继续送水到天津的修改方案。李鹏总理批示:同意国家计委的意见,南水北调必须以解决京津华北用水为主要目标。这就为东线工程的主要目标定下了基调。

中线

        比起东线一路都在设法借河入湖、迁就现成水系,中线的线路规划相对就要简单多了。

        为了让相关单位对中线工程有个更深入的认识,1980年,水利部组织了6部委(国家计委等)、科研机构(中科院)、军队(总后军交部)、各流域管理机构(黄委等)、4省市(湖北省等)和水利部内各司局60余人,对从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到终点北京的整条中线,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全线查勘,并进行了讨论。现场考察让参与人员印象深刻,一致认为华北缺水客观存在,南水北调势在必行;中线水源条件好,地势平坦、地质条件简单,是一条较好的调水线路,应尽快提交规划报告。

        1991年,长江委陆续完成中线工程规划报告、初步可研报告及19个专题报告。1994年,水利部认可了中线工程可研报告,并向国家计委报送。此后,长江委陆续开展了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和总干渠的初步设计工作。

西线

        相比东线和中线,西线工程海拔高、地势复杂、技术难度最高。

        1980年,黄委组织查勘了西线线路。1987年,国家计委向水电部下文,开展西线工程超前期工作,此后进行了测绘、勘探和试验工作,比选了近百个调水工程方案。

        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规划的不断完善,南水北调的各种方案已经渐渐成型。

1995~1998:论证阶段

        1995年,国务院会议确定了4条意见:一、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京津华北地区的严重缺水状况,是以解决沿线城市用水为主;二、方案要兼顾用水要求、投资效益和承受能力,东线、中线、西线都要研究,不可偏废,丹江口水库从发电、防洪改为供水、防洪为主;三、资金打足,确保落实;四、成立南水北调工程论证委员会。

        由此,对这项关系到子孙后代利益的重大工程展开了慎重研究,充分论证。

        1996年,南水北调工程审查委员会成立,对工程进行了考察和审查后,向国务院报送了审查报告。

        1997年,国务院召开会议,研究工程线路问题。在国家财力有限的大背景下,有人主张建东线,有人主张建中线,意见相持不下。讨论后确定了整体规划布局,三条线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而要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分步实施。这就是说,三条线都要建,而且都要分步建设,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也将因此形成。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2001年先后完成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及第一期工程规划》

        2002年,中央审议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时任水利部副部长的张基尧记得,最后是江泽民同志一锤定音。凝聚几代人心血的南水北调工程,终于转入了实施阶段。

【框文:窥一斑见全豹:加高多少?】
        丹江口水库是中线工程水源地,防洪是其首要任务。加高水库大坝后蓄水量增大,既有利于防洪,也有利于调水,这都不难理解。但是,要能抵御1935年规模的洪灾(丹江口洪峰突破5万立方米/秒,沿途伤亡惨重)、还要能满足调水要求,那需要将大坝加高多少呢?

        中线论证的关键—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的工程论证,就从这个问题展开了。各种意见和观点,逐渐汇聚成为大坝不加高(正常蓄水位仍为157米)、加高至160米、161米、165米(不加泵站)、165米(加泵站)和170米等6种方案。

        论证表明,大坝不加高、160或161米方案,都无法满足调水和防洪要求;165米(不加泵站)方案的供水量不足,且稳定性差。这4个方案都无法实现中线工程的既定目标,均被淘汰。

        剩下两个方案,即165米(加泵站)和170米方案,它们的调水量接近(仅相差0.1%),也都能应对1935年洪水,但前者的发电量只有后者的90%,这将削弱它对华中电网的调峰、调频及事故备用方面的能力。移民安置测算证明,170米方案移民总量大约是165米(加泵站)方案的1.29倍,相应经费也增加不少。财务测算显示,两个方案都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其中170米方案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环境影响分析表明,170米方案将增加迁移165~170米间密集的人口及厂矿企业,明显减少库周排污量,有利于水源保护。

        总体来看,170米方案移民量较多、投资较大,但其余各项指标均优于165米(加泵站)方案。多目标决策模糊评价分析的结果表明,165米(加泵站)方案的隶属度为82.6,170米方案为83.6。结论是170米方案较优,最终胜出。

        以上的介绍,只是几十年来关于丹江口大坝加高论证的极简叙述,而这个论证,也只是整个南水北调工程漫长而周密的论证过程的一个缩影而已。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17/12/07 18: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