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 1期(总第 111期)
2016-06-07
灵渠: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

耿庆斋

2015年9月,我有幸参加了水利部组织的灵渠水文化遗产考察,以前都是通过书本、图片和网络对灵渠略知一二,这次通过身临其境,对灵渠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来这里参观、考察,当你看到其巧妙的构思,精巧的设计,独具匠心的施工,不由地连连惊叹并顿生敬意,赞叹灵渠真不愧是“中国古代水利明珠”。灵渠自创建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中国南北交往的重要通道,对我国的国家统一、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1.灵渠的开凿与历史变迁

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是一条古老运河,曾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和湘桂运河等。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为统一岭南,需要解决运输粮草的通道,于是,命史禄开凿灵渠,并于公元前214年完工通航。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成为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越岭运河。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灵渠也是现在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关于灵渠的开凿首见于《淮南子·人间训》,“使监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这是史籍中关于开凿灵渠的最早记载。《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古籍中也有记载。秦汉时期,灵渠在转运军队、粮秣等方面起了很大贡献。东汉建武十八年(42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曾对灵渠进行疏浚。历经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南北渠道崩坏,舟不能通,唐宝历元年(825年)李渤和咸通九年(868年)鱼孟威先后两次的维修, 对灵渠作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增设铧嘴及陡门,提高了灵渠运力。宋代的修整使灵渠的航运功能更加完善,渠道上的陡门由唐代的18 陡增至36 陡,除了航运之外,宋代还增加了灌溉功能。

唐宋时期,灵渠的主要功能还是满足征讨南方少数民族的需要,军事用途大于民事用途。明清时期,因为东南地区开发,两广经济、文化更加繁荣,政治地位随之提高,广东、福建地区的陆路、海路发展迅速,灵渠的军事用途逐渐削弱,主要用于航运和灌溉,由军民两用逐渐转向民用为主。明清两代灵渠的维修更显频繁, 并有五年大修、三年小修的制度,清代还在渠道上增设了堰坝,如銮塘堰,创造了更好的航运条件和灌溉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湘桂公路和湘桂铁路的开通,灵渠的通航作用逐渐消失,随着国家、地方对灵渠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进入灌溉、城市供水、旅游观光、科学研究和重点保护等用途的综合利用阶段。

2.灵渠工程的科学技术

史禄当年修建灵渠时,是如何准确选址,如何巧妙设计,又是如何艰难施工的?在今人看来都会惊叹不已。

南岭山脉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但水势散乱,高低悬殊。当年史禄在组织勘察地形时发现,在南岭山脉中的越城岭和都庞岭的谷地中有两条河:一条是湘江上游的海洋河,一条是漓江的支流始安水,两条河流最近处仅有1.7公里,但始安水比海洋河高五六米,水量比海洋河小得多。两河中间还隔着一座高二三十米,宽三五百米的太史庙山。如果将太史庙山凿穿,修一座大坝将海洋河水壅高,再在这两条河之间开凿一条运河,就能将湘江和漓江连接在一起。因兴安县就坐落在两河中间山谷的最低处,于是水利工程枢纽选址即定在这里。这样中原地区的军粮就能越过南岭运到岭南,军粮南运问题得以解决。

灵渠渠首的选址综合利用了特定的地质、地貌条件,最终选择了最佳的位置;秦史禄所选的线路及渠道上的各种水利设施,用现代观点评价,都是最佳选择,足见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科学技术水平。灵渠的设计还集多个“之最”于一身——最科学的分水大坝、最精当的铧嘴、最灵巧的南北渠道、最科学的泄水天平、最牢固的秦堤以及最古老的船闸。

灵渠平面图.png

灵渠由铧嘴大小天平、泄水天平、南渠、北渠、陡门、堤坝、水涵加上桥梁、亭阁等其他附属建筑物构成了完整的水利枢纽工程。

大小天平是灵渠的精华工程,其巧妙地设计,精当的构造,堪称当世一绝。大小天平呈108度的“人”字形夹角排列,两个坝体连为一体,形成拦截海洋河的拦河坝。湘江上游的海洋河,流到兴安县城东1.5公里的分水塘,河面开阔,水流趋缓,在此建拦江分水坝,既可提高湘江水位,又可排洪,起到了平衡南、北渠水量的作用,故称“天平”。

大小天平的顶端是用巨石叠砌而成的分水建筑物,因其形似犁铧,故称“铧嘴”。铧嘴把上游的海洋河一分为二,三分水流入漓江,七分水则流入湘江,故自古就有“三分漓水七分湘水”之说,表明我国古代在水利工程建设上已具有很高的科学技术水平。

为抵御洪水的冲击,大小天平的坝体断面设计为梯形,坝顶面上用巨石平铺,每两块巨石间的接缝处有两个鱼尾槽,用一块铁锭将其牢牢固定。下游坡面的构建方式用片石竖直嵌砌,相间紧密靠挤,外形如鱼鳞状一般,因而被后人称为“鱼鳞石”。其巧妙地设计展示了古人高超的智慧。

渠道上还建有泄水天平,南渠二处,北渠一处,可补大小天平之不足,是渠首之下自动调节水位的又一道工程设施,起到在渠道内二次泄洪的作用,以保渠堤和兴安县城安全。

陡门(又称斗门)是南渠和北渠上重要的附属建筑物,主要用于壅高水位,蓄水通航,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建筑物,堪称现代梯级船闸的祖先,先于巴拿马运河上的船闸上千年。1996年,世界大坝委员会(WCD)组织全球六十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来到灵渠考察,他们对陡门的设计赞不绝口,公认陡门是“世界船闸之父”。

除利用陡门改变渠道内水位高度以控制航运外,灵渠上还建有一些堰坝和水涵用于农业灌溉。

唐兆民先生在他的《灵渠文献粹编》中,曾高度评价灵渠的科学技术水平,“当年凿渠者选择在湘江上游海阳河流近今兴安县城南约5 里的渼潭下,筑大小天平坝拦河,以提高水位;凿南北溜渠引水,以连接二江……充分显示了二千年前我们勤劳智慧的先民,在水利工程方面,已达到了高度的科学技术水平”。

3.灵渠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

灵渠是两千年以前古人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已毋庸置疑,它所蕴含的丰富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我国水利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灵渠因军事目的而兴建,但是在促进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流以及民族融合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唐代鱼孟威在《桂林重修灵渠记》中,对灵渠的历史作用曾作了精辟的概述:“所用导三江,贯五岭,济师徒,引馈运,推俎豆以化猿饮,演坟典以移觖舌。蕃禹贡,荡尧化也。”这里概括了灵渠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

秦始皇拓展疆土的欲望,无意中成就了中原文化穿越五岭与岭南文化完美的交融。秦以前,岭南地区被称为扬州徼外之地,且不正式划在中国版图里,中原政权也未对岭南实现真正的统治,主要是因为绵延千里的五岭限制了古代岭南与中原的沟通,岭南人很少越五岭入中原,中原的先进文化也很难飞越五岭传到岭南。灵渠的建成,使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并增设了桂林、象郡、南海三郡,从此,岭南地区正式实行郡县制。

由于受南岭山脉的重重阻隔,交通闭塞,居住在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的百越人,生产落后,大都处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虽有少量农耕,但生产力极其低下。灵渠开通之后,来自中原的移民,给岭南带来当时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如先进的冶铁技术和成熟的农业技术带动了岭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对岭南生产进步产生重大影响。

中原频繁的战乱使大量汉人迁入这片相对安宁的土地并扎下根,移民中文化素质较高的中原人带来的先进汉族文化,对提高岭南人文化素质起到明显效果。中原的文臣武将、文人骚客也都陆续从长江流域沿水路经灵渠来到这片土地上。他们吟诗作对、开坛讲学,儒家文化也在这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国家大一统的思想也逐渐得到了原住民的认同。

明代文人解缙看到灵渠渠首分水的精巧,不禁感慨始皇帝统一天下的伟大,同时也对王朝的短命嗟叹唏嘘:“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涯。”

嘉靖四十一年,被贬到广西的严嵩路过兴安万里桥,恰值寒冬风雪飘扬,从政治的最高处跌下,如今站到这灵渠运河高高的万里桥上,不禁发出“万里桥头风雪暮,不知何地望神州”的感慨。

清代文学家袁枚游灵渠,用“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形象描述岭上运河的神奇。

1963年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游览灵渠时,亲笔为灵渠填写了《满江红·灵渠》这首词,高度赞赏了灵渠伟大的工程及历史价值,也赞扬了秦始皇的丰功伟绩,称之:“灵渠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从秦代至民国以来,灵渠成了岭南和中原航运交通之要道,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兴安的繁荣。流经兴安县城一段的街区俗称秦城水街,由秦汉建筑文化、古桥文化、古雕塑文化和岭南市井风俗文化四部分组成,极具秦城风韵。

4.灵渠完备的管理制度

由于灵渠在军事、航运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故对灵渠的管理,历来都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的重视。

据鱼孟威的《桂州重修灵渠记》记载,唐代宝历元年(825年),船舶通过灵渠时,都是征用民夫拉纤,当时的灵渠还没有固定的管理人员,船舶过渠时,临时“罗捕”民夫。明代以来,灵渠已设立了日常运行管理的组织,谓之陡军,设渠长1 人,渠目1 人,每座陡门设陡夫1-2人。渠长、渠目由官府任命,固定由明军南下时定居兴安的士兵季、宿、颜三姓人担任;陡夫则由渠长、渠目从近渠村庄的农民中雇用。这种管理组织,一直维持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2月成立灵渠事务所;1953年成立灵渠管理委员会,主管灵渠的灌溉、维修、收取水费等工作;1962年改为灵渠水管所。此外,县文物馆负责灵渠古文物的保护,城市建设部门负责交通道路、桥梁、风景亭等旅游设施的建设,园林部门负责渠道两岸的绿化等。

灵渠的维修制度在明代已有明确的规定,如《明实录·神宗万历实录》中记有:灵渠“向系五年大修,三年小修”。如航运受阻,“舟楫艰通, 遂致盐运坐守日月, 所费不赀”。为运盐至内地,动用盐业的盈利维修灵渠。

灵渠的运行管理也有严格的规定。为使船舶通行,需要启闭陡门。塞陡、开陡由船夫自理,陡夫只备有陡杠,其余塞陡工具由船夫自备。为了保证灵渠畅通,避免渠堤被损坏,清代和民国时期,还有禁止木排入陡的规定。

灵渠的航运衰落后,其主要功能是农田灌溉和旅游观光。新中国成立前的灌溉管理, 主要是按灌溉面积多少设置码口分水。新中国成立后,则由灵渠水管所统一调配灌溉用水。

5.灵渠的文化遗产及申遗

灵渠能够延续至今的,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1988年1 月13日,国务院将灵渠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也非常重视对灵渠文物古迹的保护,对铧嘴、大小天平、四贤祠等处进行多次维修。

清道光十一年(1885 年)桂北地区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约830年一遇),大小天平及铧嘴被冲毁,使其缩短了近百米,渠道中有22 陡被冲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5年投资300多万元对铧嘴实施修复工程,灵渠也得以完整延续。

据历史文献记载,陡门最早出现于唐代宝历元年(825年),唐代鱼孟威为灵渠写传记时,记叙了桂管观察使李渤于宝历元年对灵渠南北渠上的十余座陡门进行扩建改造之事,陡门才有了正式的记录。至宋代嘉祐三年(1058年)增至36 座,是有记载以来陡门数量最多的。经历次增建及废弃, 到清代光绪十一年(1885 年), 陡门仍有35 座。据1975 年的现场调查,保存完整或大体完整的陡门有13 座, 加上1977 年重建的北陡,共14 座,其余已无遗迹。

灵渠南渠入口处建有一座陡门,是南渠第一座陡门。所以南陡又有“天下第一陡”之称。但因南陡架桥,陡门已难见全貌,只有陡盘尚存。

灵渠上最早的桥,是唐代宝历元年(825年)修建的万里桥,也是广西现存年代最老的古石桥。从唐代到清代的800余年间,灵渠上风格迥异、不同造型的石拱桥,有历史记载的,有11 座;在湘江故道上,还建有马桥。1985年,桂林地区水利电力设计院对南渠和北渠进行了断面测量,当时,南渠上有铁路桥3 座、公路桥6 座、人行拱桥10 座、人行便桥16 座;北渠上有公路桥2 座。现存的桥中,大多数是当代新建的,其余的也是经过多次维修或改建的,已不是初建时石桥的原貌了。

秦堤是砌筑于南渠和湘江之间的一道石堤,因筑于秦代并保留了当年修渠时留下的风貌而得名。秦堤从分水塘其至大湾陡止,绵延3.25千米,其作用是阻挡南渠之水流入湘江,并防止湘江洪水冲击南渠。秦堤历经两千年的风雨,其现状已是经过多次溃决和历代维修而成的。为更好地保护秦堤及其相关文化遗存,2013年,秦堤修缮方案获得通过并开始实施。

四贤祠因奉祀对开凿和完善灵渠有功的秦郡监史禄、汉伏波将军马援、唐桂管观察使李渤、防御使鱼孟威而得名,四贤祠元代以前就存在,叫灵济庙,清代太平军攻占兴安时,战火延至四贤祠,祠庙被火焚毁,现存四贤祠为1985年重建,祠内有四贤塑像。

2006 年12月,国家文物局确定灵渠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近年来,兴安县一直积极推进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14年,广西确定灵渠代表广西参加中国2016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名项目,相信依此为契机,灵渠为会得到更好地保护和管理。

6.灵渠优美的景观及旅游资源

灵渠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而且风光优美,是一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完美结合的风景名胜。灵渠两岸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水街的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市井风情都鲜活地再现着千年历史文化。

IMG_20150912_105051.jpg

在旅游方面,灵渠开发于20 世纪70年代,之后县政府多次对灵渠进行维修和开发,1965~1985年总计拨款72.16万元,维修了灵渠的分水桦嘴和大小天平;恢复了被毁成田的北渠渠道3.25 千米,修建灵渠两岸交通水泥公路约3.5千米;重建和新建灵渠上交通游览桥11座;重建和新建历史和风景亭阁6处;整理了灵渠的碑刻;重修了三将军墓;改建了四贤祠,重塑“四贤”塑像,陈列有关灵渠的碑刻和历史文物。2004 年,县政府对灵渠景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保护性开发,特别是投资1.2 亿元对水街进行了重点开发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灵渠景区的旅游发展。随着经济和桂林市旅游事业的发展, 古运河灵渠在新的历史时期将重现青春。

 

如今,铧嘴、大小天平、以及沿岸的亭台楼阁点缀在绿树碧水之间,将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秀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形成一道极为亮丽的风景。2007年,灵渠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在灵渠旅游开发的同时,要注意对其保护,特别是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上下游的泥沙治理与淤积问题;只有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和谐相处,灵渠的生命力和存在才有意义,灵渠的未来才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为减灾中心)

编辑:陈燕

京ICP备05073364号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北京车公庄西路20号(地理示意图)   100044   web@iwhr.com | 旧版回顾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17/12/07 1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