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陈厚群 | 性 别 | 男 | ||
民 族 | 汉 | 党 派 | |||
出生日期 | 1932-05-01 00:00:00.0 | 籍 贯 | 江苏 无锡 | ||
专业/专长 | 学位 | ||||
职 称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 职 务 | |||
工作单位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中心 | 联系电话 | 68786560 | ||
通讯地址 | 北京车公庄西路20号 | 邮 编 | 100044 | ||
个人主页 |
学历 1950年入清华大学 1952年被选派去苏联留学 1958年毕业于莫斯科动力学院 |
工作简历 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曾任:抗震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结构振动开放实验室主任、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现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
主要兼职 先后兼任山西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水利水电大学和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水利部技术委员会委员。 国际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副理事长。 国际大坝委员会和国际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地震委员会委员 《世界地震工程》、《地震工程与共工程振动》、《水利水电技术》、《工程地震》等学术刊物编委。 |
获奖情况 陈厚群院士长期结合我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国家科技及攻关任务,从事水利水电、火电、石化等大型工程结构与设备抗震试验、理论分析、原形强震观测等研究。先后主持并作为主要骨干完成了刘家峡、新丰江、枫树坝、白山、二滩、东江、小浪底、拉西瓦、小湾、三峡、溪洛渡等许多大型工程的结构抗震研究,为解决工程重大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取得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鉴于重大工程抗震问题的复杂性,陈厚群院士十分注重分析计算的试验和实测检验。80年代初,他负责建置了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我国第一座大型三向六自由度模拟地震振动台。并先后为三峡工程、秦山核电和大型油罐、北京电视塔等重大工程的结构和设备进行了抗震验证。 |
其他 作为主编负责组织编制《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曾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及提出研究报告近百篇;参加编写的专著、辞书有3部;曾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将18项;培养和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20多名。 陈厚群院士曾作为先进集体代表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先后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水电部特等劳模、全国先进工作者、水利部特等劳模、建设部全国抗震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在专业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与贡献 |
专著 |
论文 |